淳厚鑫悅混合A(012454)近半年回報跑贏基金比較基準增長率,淳厚基金調研同力日升
淳厚鑫悅混合A(基金代碼:012454)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隻混合型基金,成立於2021年10月22日。現任基金經理由薛莉麗和廖辰軒共同擔任,其中薛莉麗自2021年10月22日起任職,總管理規模達21.17億元。該基金通過挖掘、篩選並投資具有優秀商業模式的公司,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截至2025年5月7日,淳厚鑫悅混合A近半年回報達16.53%,跑贏基金比較基準增長率(-1.25%)和中證混合型基金指數回報(-2.61%),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5%。從風控能力來看,截至2025年5月7日,近三年基金最大回撤爲45.41%。從基金規模來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該基金的規模已達到0.95億元。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其規模增長了701.56萬元,增長率達8.01%。基金份額方面,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份額爲1.38億份。
根據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2025年4月27日,淳厚基金對上市公司同力日升進行了調研。
附調研內容:公司於2025年4月27日13:30-16:00以網絡互動及電話會議的形勢與投資者進行網絡在線互動交流。相關記錄如下: 一、電梯業務情況 2024年電梯業務整體承壓,但結構上呈現積極變化:更新需求增長明顯,更新需求佔出貨量比例約15%-20%。 軌道交通及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的扶梯業務表現突出,公司憑藉優質配套服務與產品可靠性實現扶梯市佔率提升,報告期內該業務出貨量及利潤貢獻均實現增長。 2025年,公司計劃通過拓展非標轎廂出口業務、佈局多元化產品領域等方式,推動業績增長。 二、新能源業務進展 (1)2024-2025年項目併網與確收情況 2024-2025年,公司多個風電及儲能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承德300MW風電項目於2024年底併網;天津100MW風電項目於2025年1月併網;承德圍場920MWh網側獨立共享儲能項目於2024年11月底併網投運,相關新能源風儲項目均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優質資產。 (2)新項目規劃 承德500MW風光儲氫多能互補項目將於今年開工建設。 此外,公司積極拓展風儲資源與優質穩定長期的高能耗負荷協同,已與慶陽市政府簽署新型綠色數據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杭州鑫蜂維達成算力中心配儲合作框架協議。 三、投資者問答 1、請問慶陽項目配置儲能後的供電架構、替代柴發的比例以及業主在方案上的考慮是怎樣的? 答:算力中心對供電可靠性要求達到99.99%,傳統架構是兩路電源接入後,通過UPS加柴油機實現,但柴油機存在一次投入高、維護費用高、利用率低等缺點。公司引入綠電加儲能形成微網,若能證明系統可靠性高於柴油機(柴油機100次啓動允許一次啓動失敗),理論上可替代部分UPS和柴油機的備電系統供電。目前項目已在北京市科協立項並做了初步故障樹測算,要設計一套風光儲系統,使其供電可靠性高於柴油機,以達到IDC機房99.99%的供電可靠性要求。這麼做有三層意義:一是提升IDC機房綠電用電佔比,甚至可能實現100%綠電供電;二是減少或完全替代柴油機配置,降低一次性投入和沉沒成本,將其換成投資收益率高的綠電收益型資產;三是降低IDC機房度電成本,在峰谷套利和替代備電的基礎上,運用慶陽風光資源探索綠電直供,進一步降低IDC的度電成本。相應設計初稿已完成,經測算具備投資價值。 2、公司在數據中心儲能及源網荷儲業務上的技術方案相較於同行有哪些優勢? 答:數據中心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99.99%),傳統按用電負荷需求配置新能源和儲能系統的方式難以滿足。公司通過優化設備配置、提升主要元器件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並利用成熟設計軟件,結合故障率輸入、當地光照時長、風電有效時段等參數推算整體配置,需將配置係數提升以滿足可靠性要求。目前公司在該領域的研究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相關課題已申報北京科協審批。 3、除慶陽IDC配儲項目第一期試點外,後續及其他算力中心集羣有無落地計劃? 答:公司長期關注數據中心作爲長期穩定的高能耗負荷產生的源網荷儲及配儲需求。由於各省份源網荷儲政策落地時間表存在不確定性,各地電價政策、峰谷價差及時段也存在不一致,每個項目需因地制宜進行定製化設計、方案論證及收益測算,無法採用統一模板覆蓋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城市。 公司核心策略是聚焦IDC算力中心集羣這一長期穩定負荷,目標通過簽訂長期協議鎖定電價,保障源網荷儲項目整體收益。 4、公司後續新能源發展是否會向算力、風場傾斜? 答:公司戰略方向是錨定長期穩定負荷,算力中心作爲長期優質負荷之一是重點佈局領域。同時,公司在風光電站開發領域具備顯著技術與項目經驗優勢,將持續深耕。特別是集中式風電加獨立共享儲能的新能源大基地開發模式,在全現貨交易市場環境下具備較穩定的收益模型和盈利能力。公司一方面將持續開發儲備風儲組合的長期優質新能源資產,另一方面將繼續加大區域綠電現貨交易系統的開發和訓練,在負荷側、資產端和交易端共同發力,構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長期穩定盈利能力。 5、展望2025年電梯業務增速如何,後續有無新佈局? 答:公司判斷電梯市場正從以增量市場爲主向以更新需求爲主的存量市場轉換。2024年公司軌交扶梯領域業務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益於公司市佔率提升,2025年軌交扶梯在手訂單延續這一趨勢。此外,公司正推進非標轎廂直接出口歐洲業務,目標客戶爲通力、蒂森、迅達等頭部電梯廠商,關稅影響可控。2025年,在專項國債驅動下,國內更新需求及老舊小區加裝需求預計同比上升,疊加非標高毛利產品拓展市場,電梯業務業績有望回升。 公司同步將鈑金傳統業務從傳統基建的房地產、軌交單一領域,拓展至新能源、電力設備、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持續開發新的傳統業務的終端應用場景。 6、如何看待136號文及取消強制配儲政策影響? 答:該政策對光伏的收益預期影響較大。因爲光伏發電具有趨同性,中午時段大發會壓低上網電價,拉低上網電量。對於風電影響相對小一些,風電可能在晚間高負荷、光伏不發電時大發,電價能有所提升。取消強制配置政策對儲能系統短期出貨量可能不太友好,但利於長期發展。以承德920MWh獨立共享儲能示範性項目爲例,參與電力市場後盈利性將在容量租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能促使投資方將儲能看作有用資產,而非新能源併網的附加成本,對整個儲能行業和技術創新有促進作用。不過目前只有幾個省份的電力市場具備獨立儲能投資價值,大部分地區還有待觀望,需電力市場成熟度不斷髮展,使儲能價值得到認可,儲能行業才能步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