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不要命的自拍該消停了
7月2日,迪慶雨崩景區的冰湖上發生了驚險一幕。兩名遊客站在湖邊冰蓋上拍照時,冰面突然斷裂,兩人連同碎冰一起掉進湖裡。幸運的是,冰蓋比較大,兩人站在了冰蓋上,現場遊客和嚮導反應及時,合力把兩人救了上來。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爲了“出片”而冒險拍照,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尤其到了暑期,各大景區人流激增,在自然景觀面前,很多人習慣性靠得太近、走得太深。問題是,自然景觀不是遊樂場,更不是濾鏡下的童話世界,很多地方美得驚心動魄,卻也暗藏風險。
在這起冰湖事件中,兩名遊客站在冰蓋上拍照,冰層突然崩塌,這不是巧合,而是高原冰湖在夏季正常的物理反應。對本地嚮導來說,這種時候冰蓋變脆、不能踩,是常識;對外地遊客而言,卻往往是“看別人拍了挺安全的,就上去拍一張”的衝動“佔上風”。
這種跟風心理,正是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拍照的人可能只是想拍個特別的角度,但他們不知道,腳下的冰可能隨時碎裂,旁邊的水可能深不見底。而他們的“示範效應”,會吸引更多人效仿,從而形成“人人都這麼拍”的虛假安全感。
景區說事故發生地是“未開發區域,所以不負責任”。這話雖然在責任劃分上說得過去,但也值得問一句:一個“未開發區域”如果已經有大量遊客前往拍照,景區是不是應該立一塊告示牌,上面寫着“請勿靠近”或“靠近冰層危險”,甚至採取隔離、圍擋等更安全有效的措施。
這起事件雖然是虛驚一場,但背後的問題值得每一位遊客認真想一想:旅行到底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冒險拍一張驚豔朋友圈的照片,還是尊重自然,平安歸來?我們不是不能追求“出片”,而是不能以犧牲安全爲代價,更不能因爲看別人做了就盲目模仿。
真正值得點讚的旅行,不是你靠得有多近,而是你有多自律。這個夏天,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風景,但別踩在安全的“薄冰”上。
開屏新聞評論員 楊質高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