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230萬元的耳環裡,藏着多少個問號?

近日,演員黃楊鈿甜佩戴“高價耳環”事件引發關注。多個消息稱,黃楊鈿甜父親爲四川雅安公務員,質疑其高額消費不合理,引發全網熱議。5月17日,記者致電雅安市紀委監委電話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相關政府部門正在處理此事。

此事源於5月11日,剛滿18週歲的青年演員黃楊鈿甜在網絡上分享成人禮照片。照片中,黃楊鈿甜佩戴的耳環被指認是奢侈品牌GRAFF經典系列,公價約230萬元。許多網友認爲,她不應該有如此高的消費水平。對此,黃楊鈿甜再次發文表示“耳環是媽媽的”。

黃楊鈿甜一句不經意的“耳環是媽媽的”,雖然撇清了自己的關係,卻讓輿論風波蔓延到其家庭。有人分析,能輕鬆消費230萬元的高價奢侈品,身家至少過億。而黃楊鈿甜的父親只是雅安的一名普通基層公務員,哪來這麼驚人的消費能力?隨後,相關傳言更是甚囂塵上。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輿情倒逼下,黃楊鈿甜的父親楊偉不得不親自下場,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網傳百萬耳環不是正品。聲明中還表示,其於2017年3月已經辭職,回到深圳與家人一起創業至今。

圍繞“天價耳環”而產生的一切質疑和猜測,都是基於黃楊鈿甜的父親是公務員身份這個前提展開的。那麼,黃父已經澄清自己辭職創業已有數年,目前已經不是公職人員,是否意味着此事已經塵埃落定?當然不是。反腐沒有過期一說,辭職或退休都不意味着安全着陸。昨天沒事,不代表今天沒事;今天沒事,不代表以後沒事。只要任職期間存在違法違紀的嫌疑,都必須追查到底,這本身就是反腐嚴肅性的體現。

就目前公開的信息而言,有幾個問題需要一一得以釐清。其一是230萬元“高價耳環”的真假。黃楊鈿甜說“耳環是媽媽的”,其經紀公司說“借來的”,黃父說“不是正品”,利益相關的當事三方都沒有對好口徑,讓網友一頭霧水。由於職業特殊性,演員在穿戴方面顯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樣隨意。黃楊鈿甜童星出身,小小年紀就出演過多部知名影視劇,在業內小有名氣,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星程一片坦途,未來也極有可能接各種代言,這是明星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僅僅是爲了炫富,就做出戴假貨這種自毀名譽、自斷財路的行爲,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其二是黃父的職業經歷。按其自述,黃父於2010年通過公務員考試,2015年放棄公務員身份,調入雅安市投促局下屬單位工作,2017年辭職創業。如今已經不是20世紀90年代的下海潮,公務員的含金量衆所周知,多少名牌大學的高才生爲了考編上岸,寧願放棄大廠高薪,而黃父在短短几年公務員生涯後就辭職創業,轉身非常突然。我們尊重個人選擇,但不得不說,這是異於常人的決定。

其三是家庭財富。網傳信息中,這個家庭有上億元豪宅,黃楊鈿甜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的圖片中,出現了滿櫥櫃的奢侈品,家境十分優越。這一點,黃父在聲明中也未否認。網友不禁要問,黃父究竟做的什麼生意,幾年時間就從一個在小縣城拿着幾千元工資的基層公務員,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豪?退一步說,如果這個家庭本身就是豪門,家族勢力強大,背景深厚,那麼此前幾年的公務員經歷,就更加令人耐人尋味。

這起“高價耳環”引發的輿論風波,不是深挖隱私,更無關“仇富”,而是大衆對公權力的合理懷疑。主角已經由演員黃楊鈿甜,變成了她的公務員兼富豪爸爸。只要疑問尚存,追問就不能停止,須啓動調查,釐清事實,還這對父女清白,或者還社會以正義。

開屏新聞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楊颺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