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那某某茜事件還需更多的信息公開
針對近日輿論關注的演員那某某茜有關情況,內蒙古自治區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開展覈查工作後,於6月21日晚間公佈了初步覈查情況通報。
對於這份通報,網友等得很辛苦,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一來此事已經持續發酵多日,成爲一個全網關注的公共事件,並多次衝上熱搜,不迴應說不過去。二來,當事各方的沉默,被視爲一種傲慢以及對民意的不屑,進一步激化了輿情,導致各種或真或假的信息漫天飛。所以,儘管網友對這則通報發佈的時間點頗有微詞,但必須承認,公開回應本身就是好的開始,值得肯定。
具體來說通報的內容,正如不少人分析的那樣,大有可解讀的空間。通報顯示,那某某茜2008年高考文化課總成績爲449分,專業課成績爲87分,並非網傳的高考總分179分。值得一提的是,這“179分”並非網友的杜撰,而是與那某某茜同年參加藝考的另一名考生的成績。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網友誤以爲是那某某茜的成績,這屬於無心之過,而非造謠。這從側面也說明了信息公開的重要性,公共事件中有關部門越不迴應,情況就可能會變得越複雜,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關於那某某茜的高考報名問題,經覈查,2008年,那某某茜在戶口所在地呼和浩特市,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學城鎮應屆生身份報名參加高考,但實際沒有該校就讀經歷及學籍,按照《2008年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定》的明文規定,相關行爲涉嫌高考報名材料造假。
這也是通報唯一證實的那某某茜的違規問題。除此之外,網友爭議聲最大的委培班的設立,以及違約問題,通報中雖然用了較大篇幅予以介紹,但是都巧妙地迴避了真問題,留下了不少懸念。
比如委培班的設立。通報顯示,上海戲劇學院設立的內蒙古委培班,1982年辦過一個班次,時隔多年之後,2007年11月又辦了一個班,此後連續辦過數屆,共12個班次。網友關心的是,此前網傳那某某茜母女二人上的是1982年和2007年這兩個班,時間點也恰好對得上。如此巧合的事情,中間是否有什麼貓膩?這事關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容不得絲毫馬虎。
再比如委培違約問題。根據合作協議,那某某茜畢業後應回到內蒙古工作,然而那某某茜提出赴挪威留學需取回畢業證、學位證後,內蒙古民族文化大區建設領導小組“經研究同意將畢業證、學位證原件等材料交給那某某茜”。
定向委培的政策本意,就是藉助發達地區的優質資源,來扶持和發展地方的文化事業,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是根本要求。倘若“經研究”就可以來去自由,不僅消解政策本意,也有濫用公共資源之嫌。高考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你享受了定向委培的政策紅利,以低分考入藝術院校,畢業又可以“不定向”就業,這對其他考生公平嗎?
問題還在於,“經研究”究竟研究了什麼,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硬是讓一個明顯違規的問題合規化了?哪些人蔘與了研究,又是誰最後拍的板?“經研究”3個字看似表明那某某茜的違約行爲在流程上沒有問題,實則暴露出更大的問題:這不是那某某茜一個人在踐踏規則,而很可能是一羣人。
官方通報具有權威性,應當如實、全面地說明問題,答疑解惑,消除公衆對公共事件的認知誤差。就這份通報而言,回答了一些疑問,但也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考慮到這只是初步調查結果,相信後續還會有更詳細、更有誠意的調查和通報。唯有全面的信息公開,才能還公衆以真相,消解公衆對教育公平的疑慮。
開屏新聞評論員 吳龍貴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