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接待33家機構調研,包括浙商證券、博時基金、浙商資管等
2025年4月24日,創世紀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4月23日接待浙商證券、博時基金、浙商資管、華寶基金、中信資管等33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創世紀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3人,爲董事長夏軍,董事、副總經理肖文,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伍永兵。調研接待地點爲線上電話會議。
據瞭解,創世紀公司2024年經營情況良好,營業總收入460,530.74萬元,同比增長30.49%;淨利潤23,728.74萬元,同比增長22.00%。公司業績增長的驅動因素包括3C優勢業務領跑、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高端數控機牀銷售大幅增長、通用領域銷售多點開花、新興市場佈局初顯成效。
據瞭解,公司其他經營亮點衆多。加大新產品和核心部件研發投入,推出多款全新機型;以產業投資助力新發展,構建“雙輪驅動”模式;華東湖州製造總部月產量突破新高;費用管控效果顯著。2025年經營計劃包括鞏固控制權、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鞏固核心產品市場佔有率、豐富產品線、深化技術創新、推進產業投資、佈局海外市場和建設智能化工廠。
據瞭解,在問答環節,公司迴應了在新興領域的佈局、3C業務發展、對外投資和收購、海外銷售、數控機牀產品高端化、毛利率變化、新能源領域拓展、核心競爭優勢、特定季度財務表現、主要產品營收佔比、3C鑽攻機大客戶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調研詳情如下:
一、公司介紹
(一)2024年公司經營情況
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60,530.74萬元,同比增長30.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728,74萬元,同比增長22.0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212.32%。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高端數控機牀主業,以“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爲綱,通過“戰略引領、創新驅動、客戶至上”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實現經營效益與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穩定向好,各項工作紮實推進,治理體系更加健全,2024年公司業績實現多點突破。
(二)業績驅動因素
1、3C優勢業務領跑行業
公司核心產品在3C領域應用較爲廣泛,主要客戶廣泛覆蓋高端消費電子產業鏈。2024年3C行業復甦明顯,以MR爲代表的智能穿戴市場高速發展,下游客戶固定資產投資意願有所增加,促進了公司3C業務增長。報告期內,公司3C型鑽銑加工中心實現銷售收入19.26億元,同比增長197.43%。
2、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
2024年公司積極開拓越南、印尼、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巴西等海外市場,推進海外營銷網絡和生產基地的運營工作,海外市場拓展取得積極成效。
3、高端數控機牀銷售大幅增長
2024年公司五軸數控機牀和大型臥式加工中心等高端機牀的研發、銷售取得了實質進展,搖籃式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銑車複合中心、J/Q/K系列高速產線型臥式加工中心等高端數控機牀銷售大幅增長,2024年全年銷售收入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39.09%。
4、通用領域銷售多點開花
2024年公司在通用領域持續發力,立式加工中心在多個市場領域取得新突破,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車牀等其他通用機型銷售多點開花,爲公司業績增長提供穩健動能。2024年公司通用領域銷售收入約24.8億元。
5、新興市場佈局初顯成效,新增長引擎逐步發力
2024年國內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經濟快速崛起,公司根據市場態勢及客戶需求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爲滿足AI硬件、人形機器人關節、低空飛行器等結構件的加工,公司對現有鑽銑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數控車牀、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產品進行了個性化改制和升級,並推出多款定製化產品,爲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三)其他經營亮點
1、加大新產品和核心部件的研發投入
2024年公司加大高端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複合銑車加工中心、高速/高效臥式加工中心整機、核心功能部件、基礎共性技術、數控系統應用二次開發等方面資源投入及創新成果轉化。公司不斷拓寬產品序列,推出多款全新機型,並持續升級迭代現有產品序列,實現產品橫向和縱向(高端化)拓展。
在覈心功能部件研發方面,實現系列化、模塊化設計,拓寬了高速、高效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繫列產品的通用性;推出了五軸機型系列轉檯,提升了機型部件的通用性,大大縮短了五軸整機的研發週期;在基礎共性技術研究方面,聯合國內高校,在振動、熱補償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實現了對主軸、直線軸的偏差補償,有效的保證了機牀精度的穩定性;在數控系統研發及應用二次開發方面,推出公司特色操作界面及應用,並在部分機型上實現小批量交付使用。
2、產業投資助力新發展模式
爲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擴寬公司業務領域,完善產品線結構,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持續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在高端數控機牀、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精密衝壓模具等業務領域投資多家企業,這些企業分別在高端精密五軸技術、3D打印精細加工、數控系統AI應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公司通過產業投資與被投企業深入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市場、技術等多方面協同效應,構建公司“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的新發展模式。
3、華東湖州製造總部月產量突破新高,產業佈局卓有成效
公司目前構建了以深圳爲總部,東莞、蘇州、湖州、宜賓四個大型自有產業基地的良好生態,其中,湖州基地通過產能重構升級爲公司製造總部。2024年湖州製造總部機牀產能突破新高,單月產量達到1500臺,實現里程碑式跨越,爲規模化生產體系構建奠定堅實基礎。
4、費用管控效果顯著,同比下降5.19%
2024年度,公司在內部管理方面多措並舉實施精細化管理,費用管控效果顯著。2024年期間費用5.37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5.19%;期間費用率11.66%,同比減少4.39%。
(四)2025年度經營計劃
面對新時期經濟形勢和政策機遇,2025年公司將繼續聚焦主業發展,積極推進五軸機牀產品和海外市場發展,持續關注低空經濟、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崛起帶來的新機會,合理利用資本市場工具,不斷總結管理經驗,提升管理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向特定對象夏軍先生髮行股份,鞏固控制權,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提振市場信心。本次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100,917,431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5,000萬元(含本數),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2、實施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爲主業發展提供保障。2025年3月,公司披露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向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骨幹員工合計授予1,450萬股二類限制性股票(分兩次授予,首期授予1,300萬股,預留授予150萬股)。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相關的營業收入及淨利潤作爲考覈目標,兼具挑戰性、科學性、合理性。
3、持續鞏固核心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鞏固在3C和通用領域的競爭優勢和市場佔有率,強化鑽攻機產品向五軸高端化升級,推進該產品在大3C領域的進口替代,打造國際品牌。
4、豐富產品線,持續拓寬新能源和新興經濟領域應用賽道。豐富公司臥式加工中心、車牀、龍門、五軸等產品線,以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密切關注新興行業發展趨勢,以新能源和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經濟領域應用爲戰略增長極,通過“技術升級+場景定製”雙引擎驅動業務拓展,爲目標市場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5、深化技術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產品矩陣建設及核心技術自主化力度。在研發投入佈局上,着重加大對新產品及核心功能部件的研發資源傾斜,同時聚焦前瞻性技術探索、基礎性理論研究與應用性技術轉化。
6、積極推進產業投資與併購業務,發揮外延式增長引擎動力。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圍繞數控機牀產業鏈體系,針對高端機牀技術及核心功能件等領域,繼續積極尋求優秀投資標的,實現資源快速整合,突破高端數控系統、精密功能部件等核心技術瓶頸,降低進口依賴,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7、積極佈局海外市場,推動業務全球化發展。根據海外市場需求和客戶產業轉移需要,繼續積極開拓東南亞、歐洲和拉美等海外市場,推進海外營銷網絡和生產基地的運營工作。
8、全面建設智能化工廠。公司將持續的重視數字引領,以湖州智能化工廠爲樣板推進其他生產基地智能化建設,完善智能化生產流程,全面提高生產效率。
二、問答環節
1、投資者:目前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成爲政策重點推進的方向,公司在新興領域的佈局情況?
答:目前,機器人、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經濟領域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利好政策頻出,產業化進程速度加快。在新興市場領域,公司以“市場需求+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根據市場態勢及客戶需求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爲滿足人形機器人領域相關的關節部件、外框與骨架、靈巧手部件等結構件的精密加工,低空經濟領域相關飛行器機身結構件、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螺旋槳葉片、動力系統零部件等結構件的精密加工,AI硬件相關的CPU/GPU散熱器、芯片製造設備等結構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對現有鑽銑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數控車牀、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產品進行了個性化改制和升級,並推出多款定製化產品,相關產品收入快速增長,爲公司經營業績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公司密切關注新興經濟領域的發展新動向,積極開拓市場,目前已與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AI等領域相關產業客戶及外發廠商展開合作。
2、投資者:目前公司3C業務發展情況如何?
答:3C業務一直是公司的優勢領域,主要面向手機、平板、PC、Watch等3C產品相關金屬及非金屬結構件的精密加工,市場佔有率領跑行業,併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已實現下游3C核心用戶的全面覆蓋。公司通過持續技術研發突破,營銷牽引,規模化製造,不斷推動進口替代,並在產品綜合性能、技術水平、性價比和本地化服務等方面積累了多重優勢,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2024年3C行業復甦明顯,MR爲代表的智能穿戴市場高速發展,公司運用在3C業務領域的優勢,把握行業復甦契機和客戶訂單需求,3C型鑽銑加工中心年銷售收入19.26億元,同比增長197.43%;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3C行業復甦延續,客戶需求延續增長,公司優勢產品3C型鑽銑加工中心季度銷售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27.1%
展望未來,公司鑽攻機產品有望持續增長,主要驅動因素有:
1)消費電子行業週期延續復甦,存量鑽攻機設備更新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2)手機、PC等產品新材料的應用以及手機外觀方面的創新(如摺疊屏),這種材質及加工工藝創新爲公司鑽攻機帶來嶄新市場機遇;
3)新興領域的帶動,如MR等可穿戴設備、工業5G基站建設、AI智能家居產品及人形機器人領域加工需求的增加;
4)AI創新有望引發新一輪換機潮,手機及相關消費電子產品銷量增加,導致下游客戶擴產帶來新增設備產能需求;
5)國家近期推出一系列包括手機等數碼產品在內的力度空前的消費補貼政策,這不僅降低了3C終端消費購機成本,也爲3C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3C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3、投資者:公司對外投資和收購的情況如何?未來主要投資方向是什麼?
答:爲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擴寬公司業務領域,完善產品線結構,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持續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在高端數控機牀、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精密衝壓模具等業務領域投資多家企業,這些企業分別在高端精密五軸技術、3D打印精細加工、數控系統AI應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公司通過產業投資與被投企業深入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市場、技術等多方面協同效應,構建公司“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發展”雙輪驅動的新發展模式。
2025年,公司將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圍繞數控機牀產業鏈體系,針對高端機牀技術及核心功能件等領域,繼續積極尋求優秀投資標的,實現資源快速整合,突破高端數控系統、精密功能部件等核心技術瓶頸,降低進口依賴,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4、投資者:公司2024年海外銷售情況如何,未來計劃如何開拓海外市場?
答:考慮到海外的廣闊市場空間及公司產品的優勢,公司積極開拓越南、印尼、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巴西等海外市場,持續打開成長空間,利用全球化的資源,更高效、更優質地服務全球客戶。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42.61%。
目前公司有鑽攻機、立加、臥加、龍門、五軸等產品出口海外,可用於3C零部件、AR/VR眼鏡、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5G產業鏈、模具、醫療器械、軌道交通等諸多領域。
未來,公司將繼續按計劃推進海外營銷網絡、技術服務中心及海外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持續開拓東南亞、拉美和歐洲等海外市場,持續提升海外收入規模。
5、中美對等關稅是否會對公司造成影響?
答:公司在美國地區尚無直接業務收入,本次美國加增關稅事件對公司無直接影響;同時,公司的核心技術與零部件採購均不涉及原產地美國商品,美國提高關稅未對公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構成直接衝擊。公司目前訂單飽滿,將密切關注貿易政策、貿易環境的變化與發展,積極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和經營管理策略,抓住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機遇,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6、投資者:在數控機牀產品高端化方面,公司是如何佈局及規劃的?
答:公司在橫向豐富產品品類的同時,也積極推動縱深高端化升級。公司已佈局多種五軸機牀,包括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銑車複合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鑽銑加工中心、車銑複合七軸五聯動加工中心等產品。
目前,公司高端五軸和高端臥加產品的研發已取得了實質進展,實現了批量出貨,相關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已持續獲得客戶認可,搖籃式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銑車複合中心、J、Q、K系列高速產線型臥式加工中心等高端數控機牀銷售大幅增長,2024年全年銷售收入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39.09%。同時,霏鴻推出了新品車銑複合七軸五聯動加工中心,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精密儀器、汽車等行業領域的航空發動機轉子、大型發電機轉子、大型船舶螺旋槳、曲軸、葉輪、葉片等高端部件精密加工。
未來,公司繼續加大對高端產品的研發投入和市場開拓,隨着公司高端產品的持續放量,營收佔比的提升,有望帶動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7、投資者:未來公司毛利率將如何變化?還將採取哪些舉措促進業績持續提升?
答:受銷售規模、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產品的毛利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公司後續將持續開拓五軸與高端臥加等高毛利率產品市場,隨着公司各產品市佔率及競爭力提升,規模優勢形成,公司毛利率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同時,公司積極採取以下多項措施促進經營質量持續提升,包括:加強採購、生產過程的管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技術研發推進機型的迭代和成本優化,控制產品成本,提高毛利率;強化預算管理,控制各項費用支出,控制費用率;優化業務結構,集中資金、人員、資源發展前景更好、附加值更高的業務,提升綜合競爭力。
8、投資者: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拓展情況如何?主要有哪些產品?
答:新能源領域是公司大力開拓的領域,尤其當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面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進程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加速發展現階段。
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車行業佈局了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型材加工中心、數控車牀等多款產品,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外殼、腔體等)、電機(殼體、馬達等)、電控(殼體、上蓋等)、制動系統(剎車盤、卡鉗等)、轉向系統(連接器等)、觸摸屏及攝像頭(腔體和小件等)、輪轂等零部件的加工及一體化壓鑄的配套。
其中,爲適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零部件量產加工需求,公司推出了高性能參數的J、Q、K系列高速產線型臥式加工中心,靈活應對包括前箱體(電機殼)、中間殼體、下油路板、減震塔、電控箱體、控制臂、鋁製轉向節等在內的汽車零部件加工。
同時,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推出了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制動、轉向系統所需的智能裝備整體解決方案,根據新能源汽車部件加工需求,靈活推出由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車牀、臥式加工中心產品組成的組合方案,以滿足特定的加工需求。
目前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客戶普遍認可,市佔率逐年提高。未來,公司仍將在該領域持續投入資源,加大產品和客戶開發力度,爲公司成長增添新動能。
9、公司核心競爭優勢有哪些?
答:公司長期深耕機牀產業,始終弘揚“我們一直用心,努力做到更好”企業文化精神,長期堅守“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人才”爲中心,以“市場”和“技術”爲兩個基本點的企業發展理念,不斷夯實發展基礎。市場和技術兩個基本點,體現在公司運營模式中,即聚焦價值鏈中附加值高的兩端。技術方面,公司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聚焦前瞻性技術探索、基礎性理論研究與應用性技術轉化,同時不斷豐富產品線,爲目標市場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營銷方面,公司打造強有力的銷售渠道體系。公司始終貫徹“以客戶爲中心”的營銷戰略,打造了一支具備“敏捷服務、團結協作與目標導向”的高效能營銷團隊,爲客戶提供極致的本地化售後服務,及時響應客戶售後服務需求。
10、公司單24Q4營收是2024年全年四個季度最高的,但是歸母淨利潤是最低值,毛利率和淨利率同比和環比都有所下降,這個主要的原因?
答:
(1)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高,毛利率有所降低:根據2024年12月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8號》,規定對不屬於單項履約義務的保證類質量保證產生的預計負債,應當按確定的金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公司自2024年執行上述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將售服維保費銷售費用結轉到營業成本中,受此影響公司24年四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2)2024年四季度歸母淨利潤較低,主要是因爲財務上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對年末資產進行了了減值測試計提了1.43億減值準備,主要包括計提應收款項壞賬9800萬,存貨減值4100萬,無形資產計提380萬。
11、公司2024年收入裡面主要的各產品的營收佔比如何?
答: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6.05億元,其中公司3C型鑽銑加工中心實現銷售收入19.26億元,五軸和高端臥加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其他通用產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精雕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型材機、數控車牀、走心機等)實現收入超過24億。
12、2024年公司3C鑽攻機前幾大客戶分別是哪些?分別在收入的佔比情況?
答:3C業務是公司優勢領域,拳頭產品鑽攻機基本已實現下游3C核心用戶的全面覆蓋,市場佔有率領跑行業,終端客戶包括國內外主要手機品牌廠商產業鏈上的企業。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均爲3C大客戶,銷售額13.21億,佔公司總收入比達28.67%。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