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歷史性峰會將登場 美媒:川普關稅策略與臺灣議題受矚目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南韓慶州出席由南韓總統李在明主持的晚宴,並與各國領導人舉杯祝酒。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將舉行歷史性會晤,Politico指出,川普正面臨一場微妙考驗:如何在對抗美國頭號競爭對手時展現強勢,同時避免國內再度承受經濟衝擊。

這場關鍵的川習會是兩人睽違6年多的首次會面,美中兩國近月來互相祭出關稅與強硬言辭,動搖全球市場並加劇供應鏈緊張,川普現在急於證明他的經濟民族主義仍能帶來實質成果,但最倚重的談判工具,也就是關稅,在對付中國時並未像過去對其他國家那樣奏效。

當多數國家急於與美方簽訂貿易協議時,北京不僅以自身關稅反制,還禁止進口美國大豆,並推出全面出口管制,凸顯其在稀土材料上的主導地位。雖然美方官員對川習會能避免第二波貿易戰表示有信心,但任何微小失誤,都可能再度引發市場震盪。

儘管投資人已逐漸習慣川普反覆的關稅攻防,卻仍對新一輪關稅感到不安。川普自己提高會談成果的預期,過去一週多次告訴記者,他與習近平的會晤「將會非常順利」,很可能會把他從習近平爭取到的任何讓步,作爲施壓戰略奏效的證明。若雙方能讓緊張局勢回到最近對立前的狀態,兩位領導人都可對內宣稱勝利。

不過,雙方歷經數月秘密談判,實質進展有限。唯一例外是6月日內瓦會談達成的一項有限協議,暫時結束短暫的互徵關稅回合。即將登場的30日川習會,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結果,即達成一項緩和最新緊張局勢的有限協議,但幾乎無法真正解決美國長期以來對中美貿易失衡的不滿。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現任「防衛民主基金會」中國計劃主席博明(Matt Pottinger)說:「我認爲這將是一場脆弱的貿易休戰。」他指出:「結構性問題一個都不會消失,但雙方可能會同意將問題延後處理至明年,在任何一方進一步升級之前暫緩行動。」

此外,目前仍不清楚中方是否會在會談中推動討論臺灣問題。博明表示,川普的風格是「保持與敵對國家最高決策層的開放溝通管道」,但他補充指出,川普明白,「北京若對臺灣施壓,將嚴重損害美國的經濟與國家安全,並會玷污川普的總統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