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型態多樣 桃園民代:納風險管理

桃園南門市場大火造成一百多個攤位無法營業,市長張善政昨喊出「目標明年春節前讓攤商可以做生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傳統市場型態多樣,除了公私與內、外攤商區別,還有一樓是店面、二樓是住家情況,管理困難,萬一發生火災,恐增救災難度,民代認爲桃市府應以南門爲戒,把市場納入風險管理;桃市府允全面檢視傳統市場安全,並將違法接電、用電超載等情列爲重點。

臺中現有40個公有市場,爲維護安全,各地每天都有管理員駐守巡視,其中建國市場攤位逾7百攤,甚至出動2名管理員;臺中經發局表示,管理員除了要走動巡查,也要填寫報表,以確保巡查落實。依規定,各公有市場每半年也要做一次消防設備安檢。

桃園市議員李宗豪舉龜山市場爲例,指該處雖是私人市場,但也是經發局認定的臨時攤集地,攤商與民宅合而爲一,加上巷弄狹小、人潮密集等狀況,萬一發生火警,消防車很難深入現場救災。他認爲市府應以南門市場大火爲警訊,盤點全市所有傳統市場的消防設備與電線安全問題,甚至進一步輔導店家重拉電線確保安全。

桃園市議員許家睿也說,傳統市場不論公家或私人,管理都不容易,特別是防火問題,希望市府藉此機會盤點所有市場的消防安全設備是否充足且正常。

桃園副市長王明巨表示,市府將全面檢查境內所有傳統市場消防安全設施,另鑑於南門市場起火原因可能是用電超載引發短路走火,此次安檢也會使用精密儀器清查違法攤商接用合法攤商電源與電力超載。

桃園經發局則說,依照「零售市場管理條例」與「桃園市公有零售市場攤(鋪)位使用行政契約」,攤商不能將攤位兼做住家或改做其他用途,目前在大溪、楊梅第二市場有發現此情形,已勸導,若遲未改善,此次全面安檢將依法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