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旱區暴雨、北方現暖溼趨勢,如何應對?國家發改委迴應
8月2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8月份新聞發佈會,發佈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有記者提問,七八月間不少地方都發生了洪澇災害,青海、甘肅、內蒙等傳統乾旱地區都出現暴雨天氣。有專家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暖溼趨勢,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此是否有相應的應對舉措?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今年入汛以來,北京、甘肅、內蒙古等多地遭遇強降水天氣。對此,國家發改委全力支持有關地方做好應急處置和災後恢復重建,緊急向受災地區調運防洪搶險物資,支持做好救災救助和受災羣衆緊急轉移安置。同時,今年以來,先後13次緊急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1.4億元,重點支持災區受損道路橋樑、水利堤防、學校醫院等災後應急恢復建設,推動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她還介紹了針對暴雨天氣相應的應對舉措。
“針對近年來我國極端強降雨頻發,特別是北方地區極端天氣增多的態勢,我們在做好應急處置的同時,聚焦關鍵環節、加快補齊短板,着力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李超介紹了三方面工作。具體來看——
一是提升氣象預報預警能力,與中國氣象局聯合制定實施《極端災害性天氣短臨預警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5—2026年)》,計劃用2年時間,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8.67億元,提高極端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預警能力,力爭在重點區域實現不漏測、無漏報。
二是補齊防洪排澇能力短板,系統梳理全國防洪排澇能力建設短板弱項,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各類資金,持續推動全國江河堤防、蓄滯洪區、水庫水閘等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城市老化管網更新改造工程。
三是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着眼全國災害特點,按照就近調配、快速出動、有序救援的原則,在黑龍江大慶、甘肅蘭州、河北張家口、湖北武漢、四川成都、廣東潮州支持建設6個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截至目前,6個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基礎設施已全部建成,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已全面進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熊穎琪
編輯/樊宏偉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