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擊亞洲科技供應鏈! 臺灣、南韓成重災區

▲全球超過一半的晶片來自臺灣,且其中多爲先進製程產品。(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度針對貿易伙伴祭出關稅攻勢,這回不只鎖定中國,更波及整個亞洲的製造重鎮。長年支撐亞洲經濟增長的科技製造業,如今在這波貿易戰中成爲最大受害者。臺灣作爲全球半導體關鍵供應國,首當其衝。

根據BBC報導,川普當初發動貿易戰時,宣稱目的是要把美國的就業與製造業帶回國內、降低貿易逆差,併爲美企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然而,歷經多輪談判與多國拒絕讓步後,川普的策略如今明顯轉向懲罰性措施。

這並非美企首次面對類似局面。川普首任期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後,許多美國公司爲了避稅,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泰國與印度等地。但在這一輪關稅措施中,這些轉移國家也未能倖免。

報導指出,臺灣與南韓股市在7月31日均出現下跌,反映出市場對此舉措的負面反應。臺灣與南韓是全球電子製造產業的兩大支柱,半導體產能佔全球比重極高。

▲蘋果約一半營收來自中國、越南與印度製造的iPhone。(圖/路透社)

目前川普政府尚未公佈全部細節,但外界普遍預期,包括蘋果(Apple)與輝達(Nvidia)在內的多家美國科技企業,將面臨供應鏈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這些企業的關鍵零組件大多來自亞洲,並在當地組裝產品,涵蓋iPhone、晶片、電池等構成現代生活基礎的裝置。

蘋果公司在川普宣佈新關稅前,纔剛公佈截至6月的亮眼財報。然而執行長庫克(Tim Cook)坦言,光是上一季,關稅就已讓公司付出8億美元(約新臺幣260億元),預估下一季可能再多出11億美元成本。

報導引述川普5月對庫克的談話指出,「我們容忍你在中國設廠多年……我們對你在印度設廠沒興趣,印度可以照顧自己。」蘋果約一半營收來自中國、越南與印度製造的iPhone,如今這些產地都可能被納入課稅範圍。

最受矚目的還包括半導體產業,全球超過一半的晶片來自臺灣,且其中多爲先進製程產品。根據川普政策,這些晶片將面臨20%關稅,讓像輝達這樣仰賴臺積電(TSMC)製造的美國企業也難逃波及。

而這波關稅衝擊不只限於實體產品。報導指出,川普還取消了「低價免稅額」規則,原本對800美元以下的進口包裹免課關稅,如今也不適用。該規定5月先從中國與香港的包裹開始實施,重創如Shein與Temu等亞洲電商。

目前,連eBay與Etsy等美國平臺也被納入新規,意即包括二手、復古與手工藝商品在內,美國消費者購買成本都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