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亂局-破鏡難圓的美中經貿關係
圖/美聯社
自4月2日美國川普總統宣佈「對等性」關稅措施之後,雖其加徵關稅範圍廣納世界185個國家,但核心所指當是其最大競爭對手中國大陸,爲此筆者曾在第一時間以《川普演出「項莊舞劍」的戲碼》爲題評論其關稅大戲。
近一個月以來,事情的發展可謂詭譎多變,其中尤以川普不久後旋即宣佈上述對等性關稅可推遲3個月,而在此期間要求各國與美國進行關稅讓利談判。而在第一輪談判時,本期待能輕鬆拿捏日本並作爲各國樣板的美日談判,在川普親自現身談判後仍以「暫停鍵」收場,未來事情將如何演變仍存在諸多變數;而美國與歐盟、加拿大乃至東協諸多國家間的談判也未見突破。未來美國與除臺灣外的各國談判將充滿更多的變數與不確定性。
更有甚者,美國12州對川普對等關稅所提起的違憲訴訟未來也充滿着變數,究竟是美國如川普所述國家已進入經濟緊急情況,故他能有此一權利對其貿易對手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抑或是上述經濟緊急情況並未成立,故川普無權越過國會,逕爲行政處分?法院的判決爲何不得而知,是否在三個月川普對等關稅能有所成效後,「適時地」順應其「成」而爲「錦上添花」?或爲其「敗」而讓其有臺階可下,誠亦不可知也。
上述不確定因素,只是現今事實發展中諸多不可知因素中俯拾可得的例子;相對地,現今已能確定的事實是,中國大陸在「奉陪到底」且「一直打到最後勝利」的戰略下,已決絕地要與美國爭出個高下;相對地,在川普也決絕地要與中國大陸進行全球關稅大包圍戰下,也沒有戰略上可退讓的空間。故兩大國間在此次的貿易與關稅戰上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矣。
退萬步言,若美國法院「適時地」叫停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後,未來美國國會即使再訂出對中國大陸較友善的稅率政策,恐亦不會被中國大陸接受;相對地,即若美方的關稅政策大贏之下,中國大陸也不會輕易就範,此乃因「退一步即無死所矣」。故現今美中的經貿情勢是彼此的經濟割喉戰,雖不致立即一劍封喉,但也是刀刀見骨。
在此且不評述美中雙方誰能勝出,可以確定的是,美中的經濟脫鉤已進一步坐實,此乃因美中間的互信已不復存在,美中間的許多關鍵性貿易財如稀土、黃小玉農產品、晶片、電動車等已無法再恢復,故以「破鏡難圓」來形容美中間的經貿關係亦不爲過。
脫鉤後的中美經貿關係對兩大國的衝擊是巨大的,在此且不論其可能伴隨的高軍事衝突風險,在雙方「鬥而不武」的假設下,雙方比拚的是彼此是否有打到對方真正的痛點,至少在2030年以前,此一脫鉤將會持續直到打服對方爲止。
一方能打服另一方嗎?這將是個難以想像的問題,參考日本廣場協議的經驗,落敗的一方經濟沉淪至少達一、二代人以上的可怕結果,這對任何一方的政治現實都將是不可承擔的結果。
若果如此,上述「鬥而不武」的假設是否益顯天真與蒼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