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打臉國際法約束力? 陸學者:是挑戰也是改革契機
▲ 「聯合國成立 80 週年:世界秩序、國際法與多邊主義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今(18日)在武漢舉行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武漢報導
「聯合國成立 80 週年:世界秩序、國際法與多邊主義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今(18日)在武漢舉行,除了聚焦「2758號決議源於一箇中國原則,包括臺灣」,川普上任後實行關稅戰單邊制裁做法,國際法是否被制約等問題。大陸學者黃進指出,「任何國家都應遵守國際規則,不應以國內法干涉他國主權」,即使川普政府時實施「對等關稅」違反國際規則,並不代表國際法沒有重要性,反而可視爲一個改革契機。
「聯合國成立80週年:世界秩序、國際法與多邊主義的未來」今18日在武漢東湖賓館國際會議中心黃鶴廳舉行,由武漢大學和埃及本哈大學主辦、國際法治研究院承辦的聯合國成立8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今日出席依序發言嘉賓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大陸國臺辦副主任趙世通、聯合國前秘書長米格爾•塞爾帕•蘇亞雷斯(Miguel de Serpa Soares)、亞法律協商組織秘書長、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委員黃惠康,以及百名中外學者,聚焦討論《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到《聯合國憲章》,以及聯大 2758號決議與戰後國際秩序等國際熱點議題。
會後,中國國際法法學會會長、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黃進接受媒體專訪,首先被問及「如何看待川普上任後實行關稅戰單邊制裁等做法,是否衝擊國際法的多邊主義原則,暴露出現行國際法在制約大國行爲上的侷限性?」
黃進首先認同,「川普政府違反國際法的多邊主義原則」。他表示,國際法國際法是國際社會的行爲規範,是國際社會運作的基本規範與全球治理的基石,「任何國家都應遵守國際規則,不應以國內法干涉他國主權」。
黃進也批評,川普政府現在大打貿易戰,大打關稅戰,「說明了少數西方國家以自己的國內法,來侵害其他國家的權益,侵害其他國家的主權,這是違反國際法。」
黃進也強調,即使如此,也不能夠說明國際法重要性不夠,國際社會始終要遵循國際規則,因爲國際法治是人類社會經過艱苦探索找到的治理國家、治理社會、全球治理的方式。
他認爲,雖然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國際法的執行仍面臨挑戰,但「法治仍是人類治理國家與社會的最主要方式」。聯合國安理會的集體安全機制仍具有效執行力,只是常任理事國間意見分歧,導致部分決議難以落實,「但這不應成爲對國際法失去信心的理由」。
黃進表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既帶來挑戰,也提供改革契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國際法治秩序。
▲ 中國國際法法學會會長、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黃進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另外,談及西方國家以級臺灣方面認爲「聯大2758號決議」無法代表臺灣地位,認爲是大陸方面刻意「曲解與誤讀?」黃進先指出,從歷史、法理及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過程來看,「臺灣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他強調,二戰期間《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都清楚確立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與國家主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臺灣問題都是一箇中國原則的體現。」
他回顧歷史指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依照國際法原則與政府繼承理論,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應代表全中國在聯合國行使權力,「但由於冷戰時期美國等少數國家的阻撓,導致臺灣當局長期竊據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直到1971年,在世界上多數愛好和平與主持公道的國家支持下,聯大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的迴歸」。
黃進表示,這些「出於政治目的的『蓄意歪曲』是對國際法與歷史事實的無知。」他強調,該決議「既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也從法理上確認了臺灣屬於中國的地位」,不能被片面解釋爲僅是「代表權問題」。
黃進進一步指出,聯合國憲章確立的原則以及聯大決議本身,都明確顯示臺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範疇,「1971年的決議,實際上恢復了中國代表權的本來面目,也是外界必須正視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