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遭法院判須10天內撤銷 白宮已提上訴
美國總統川普(左)廿八日在白宮主持華府特區臨時聯邦檢察官皮洛(右)的就職典禮。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廿八日判決,川普實施的全面性關稅必須撤銷,白宮已上訴。法新社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廿八日判決,美國總統川普無權對各國實施全面性關稅。這項裁決阻止川普政府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全面性關稅。這是川普遭遇的重大司法挫敗,白宮已提上訴。
國際貿易法院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廿八日一致判決,總統並未獲得授權,能利用IEEPA實施四月二日「解放日」宣佈的全面性關稅。遭法院判決必須撤銷的關稅,包括川普對歐盟徵收的百分之五十關稅、對中國大陸徵收的百分之卅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的百分之廿五關稅,及對大多數進入美國商品徵收的百分之十基準關稅。
不影響汽車、半導體關稅
法院下令,川普政府必須在十天內撤銷這些關稅。其他依據不同法令徵收的關稅,即依據二三二條款和三○一條款對鋼鋁和汽車課徵的百分之廿五關稅,則未受影響。這些關稅實施前經過美國商務部調查,並非總統自行決定。這項判決也不影響川普可能對藥品、半導體等其他商品開徵的關稅。美國憲法規定,美國國會擁有向他國課徵關稅的權力。川普引用一九七七年制定的IEEPA,宣稱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已構成緊急狀態,因此制定關稅政策。
紐約時報報導,關稅正式暫停的時間並不明朗,川普政府已向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上訴。白宮發言人德賽表示,如何適當處理國家緊急狀況,不該由未經民選的法官來決定,川普將動用一切行政權來因應這項危機。德賽說:「外國對美國的不對等待遇,加劇美國曆來少見且持續的貿易赤字。這些赤字構成國家緊急狀態,摧毀了美國社區,讓我國的勞工落後,削弱我國國防產業基礎,這些事實法庭並未反駁。」
貿易伙伴傾向暫緩讓步
美國前貿易官員、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柯特勒表示,這項判決「使總統的貿易政策陷入混亂」,「在暫停實施關稅九十天期間積極談判的貿易伙伴,現在可能會傾向暫緩對美國作出進一步讓步,直到法律情勢更加明朗」。
貿易法院是美國聯邦法院系統的一環,由國會設立,專門處理關稅在內的貿易爭端。川普政府已提出上訴,案件將進入聯邦上訴法院,此案最終可能要由聯邦最高法院定奪。
川普的行政命令援引了IEEPA做爲對全球全面加徵關稅的法源。此法賦予總統在特定緊急狀況下對各類金融交易的權力,通常和制裁有關,但未提到關稅。
法官認關稅逾總統權限
貿易法院法官認爲,川普最初宣佈全球關稅的行政命令以及隨後針對採取報復的國家徵收額外關稅,都超出該法賦予總統的權限。至於因爲擔心毒品走私問題而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關稅,也被法院判定違法,因爲這些關稅最終並未解決毒品走私問題。
代表幾家小企業的原告自由司法中心指控川普濫用此法,以僞造的緊急情況徵收關稅,川普宣稱的貿易赤字「既不是緊急情況,也不是不尋常或異常的威脅」,就算是緊急情況,該法也未授權總統實施全面關稅。民主黨執政的十三個州政府則指控,這些關稅相當於對美國消費者的巨大稅收,侵犯憲法賦予國會的關稅權。這些州也對川普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關稅所援引的緊急法條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