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刺激 印度與俄要進行稀土等重大合作

在福州一場交易會展示中的稀土加工產品資料照。(中新社)

在中國對7種稀土出口設限,影響印度汽車生產下,印度與俄羅斯週三討論了包括稀土和關鍵礦物開採在內的多方工業合作領域。正值此際,美國宣佈,由於新德里採購俄羅斯石油,額外對印度商品加徵25%關稅,在50%的高關稅下,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7日報導,中國供應全球85%—95%需求,主導全球稀土市場。而中方對釤、釓、鋱、鏑、鑥、鈧和釔等稀土出口的限制,已影響印度的汽車生產。印度商工部說,印俄「雙方探討了稀土和關鍵礦物開採、地下煤氣化,以及現代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機會」。

商工部進一步指出,重點合作領域包括航太科技,如建立現代化風洞設施、生產小型飛機活塞引擎,以及在碳纖維技術、積層製造和3D列印等方面的聯合開發。印度商工部貿易助理次長巴蒂亞(Amardeep Singh Bhatia)與俄羅斯工業貿易部副部長戈魯傑夫(Alexey Gruzdev)還討論了鋁、肥料和鐵路運輸等關鍵領域,以及採礦設備、勘探、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管理等建設與技術轉移。

商工部說:「會議結束時,兩位聯合主席簽署了第11屆會議議定書,重申了印俄戰略伙伴關係,以及深化工業和經濟合作的共同承諾。約80名雙方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其中包括高級政府官員、領域專家和行業代表。」

另一方面,美國則宣佈,在8月1日宣佈的25%對等關稅外,將對進口印度商品額外加徵25%關稅。白宮聲明說,這在於「因應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引發的國家緊急狀態」。這項額外關稅顯著增加了印度的壓力,因爲如越南、孟加拉和中國大多數競爭對手,在美國市場面臨的關稅僅爲19%—30%。

面對川普課印度重稅的行爲,新德里智庫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指出,單是2024年,中國就採購了626億美元(近1.9兆臺幣)的俄羅斯石油,超過印度的527億美元(近1.6兆臺幣)。GTRI說,華府避免針對北京採取行動,是因爲中國在鎵、鍺、稀土和石墨等關鍵原料上擁有龐大影響力,而它們對美國國防和科技舉足輕重。報告還說,美國對盟友與俄羅斯的貿易也視而不見:歐盟去年進口了391億美元(近1.2兆臺幣)的俄羅斯商品,其中就包括252億美元(近7500億臺幣)的石油,至於美國自身則從俄羅斯採購了33億美元(約982億臺幣)的戰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