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打關稅戰 撞上中、俄、印度地緣政治現實鐵板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神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連續祭出無情的關稅策略,迫使外國貿易伙伴達成有利協議的做法,即將面臨地緣政治現實的限制。
CNN新聞網7日報導,專家顧問指出,川普爲了迴應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確實願意大幅升級美國長期以來的經濟戰。他們堅稱,他威脅要加速對印度徵收全面關稅,而這必將實現。不過,他也面臨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延長貿易休戰最後期限迫在眉睫的現實,隨著白宮審議進入關鍵時刻,他需要保持某種程度的謹慎。
一位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人士說,近幾周來,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觀感迅速惡化,他「很氣」,但也「意識到,優先要務相互衝突」。 川普面臨平衡多重需求的獨特挑戰:他威脅嚴厲制裁俄羅斯能源生產,這是普丁戰爭機器的重要經濟支柱,同時尋求在與印度的貿易談判中獲得槓桿,還要維持與中國脆弱的貿易緩和局面。
這些相互衝突的優先要務促使白宮內部展開激烈討論,探討川普可能最早會在今天啓動的選項範圍和規模,並使普丁與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在莫斯科舉行的會晤具有重大意義。川普已威脅,要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全面次級制裁,而這主要會影響中國與印度這兩大俄羅斯能源買家。但據兩名知情美國官員透露,川普也在考慮更精準的選項,包括制裁用以規避現有西方制裁的「影子艦隊」(shadow fleet)油輪。
先前拜登政府的制裁行動成功將這些對普丁規避制裁至關重要的船隻列入黑名單,由於普丁拒絕談判,粉碎了川普迅速結束俄烏的期望,如今白宮也在討論特別針對印度的次級制裁。
由於全球需求減弱,加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其盟友的產量穩定增加,緩解了拜登政府時期困擾的能源價格飆升問題,川普目前並沒有這層顧慮,這使他更能啓動拜登長期權衡,但因通膨飆升及擔憂國內汽油價格上漲而未實施的次級制裁。對川普政府而言,這製造了槓桿。但專家指出,相關動態也直接導致美國和印度長期緊張的貿易談判最近破裂。
川普的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稱印度爲「關稅大君」(Maharaja of tariffs),強調長期以來,印度廣泛保護國內市場,令川普及貿易團隊十分失望。隨着川普8月1日的「對等」關稅期限逼近,許多外國夥伴對進口美國商品做出重大讓步,但印度卻是顯著的例外。一名政府高官說:「總統希望達成大幅開放市場的交易——要嘛全部開放,要嘛接近全部開放。而印度雖願意開放部分市場,但遠不足以滿足總統對好交易的期望。」因此,儘管印度採購俄羅斯能源和軍事裝備衆所周知,但川普在試圖向印度談判代表施壓時,卻將這些摩擦點提升到最突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任何大規模啓動二級制裁的行爲,都會直接衝擊到微妙的中美貿易談判。近幾個月來,中美都在利用經濟政策、制裁和出口管制來對雙邊關係施加或緩解壓力。
美國財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上週在第三輪面對面談判時直接警告中方,川普對次級制裁的態度是認真的,中國官員需要爲接下來幾周做好準備。但隨着美中官員悄悄繼續討論延長現有貿易休戰的技術細節,次級制裁可能對這些動態的影響,就成了政府內部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