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整理包:現況如何?市場怎麼解讀?川普會繼續 TACO 嗎?

美國總統川普。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7日終於「開獎」,率先公佈14國的對等關稅,迄今最高者爲寮國的40%,但日本的稅率被提高1個百分點至25%,南韓則維持爲25%,8月1日起開徵,臺灣、印度及歐盟等更大貿易伙伴的稅率則還沒公佈,但關鍵是川普也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延長對等關稅緩徵期限至美東時間8月1日午夜0時1分(臺灣時間8月1日中午12時1分)。

川普的信函也強調目前正瞄準「轉運」貨物,表明若各國「轉貨運物以規避更高的關稅」,關稅稅率會再提高。他也留下伏筆,他說目前確定的是8月1日的最後期限,但如果各國提出建議,他對進一步延期抱持開放態度,他也說,這些公佈的稅率是「最後結果,但如果他們提出不同的條件,我也喜歡,我們就會接受」。

目前公佈了哪些國家的對等關稅?

川普在美東時間7日下午陸續在自家社羣媒體Truth Social發佈他簽署的關稅通知函,從日本開始,共有14個國家,由高至低排列依序爲:

寮國:40

緬甸:40

泰國:36

柬埔寨:36

塞爾維亞:35

孟加拉:35

印尼:32

南非:30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30

日本:25

南韓:25

馬來西亞:25

哈薩克:25

突尼西亞:25

此前,美國已陸續和中國大陸、英國及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英國關稅稅率爲10%,越南爲20%(轉運貨物則課徵40%),中國大陸目前整體關稅稅率是55%,期限在8月10日屆滿。

由於中國大陸屬特殊安排,若排除中國大陸,川普政府目前共公佈了16個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團隊計算,若這些新的稅率生效,亞洲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將提高到27%,但半導體、藥品等產業關稅,以及中國大陸協商、轉運議題的不確定性將揮之不去,抑制企業信心、資本支出和貿易循環。

各國迴應與談判進度?

日本表示將採取所有可能措施減輕美國的關稅衝擊,並將繼續協商,在談判時強調日本是美國的最大投資人,也在美國創造最多就業。南韓也計劃更密集美國協商,

泰國將趕忙與美國談判,爭取在新的貿易提案下,能將36%的稅率降到更低水準,認爲應該能在8月1日大限前達成共識。馬來西亞也將繼續和美國協商「互惠」的貿易協議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正尋求本週敲定初步貿易協議,讓8月1日起的關稅稅率鎖在現行的10%,並爭取讓飛機、飛機零組件及酒類產品豁免於這10%關稅。

市場怎麼解讀?

亞洲投資人目前聚焦於川普正式延後關稅緩徵期到8月1日,認爲發佈這些關稅稅率只是一種協商策略,而非認真的威脅,因此亞股8日盤中回穩,日韓股市及韓元都上漲,新興市場貨幣大多升值,也意味着「TACO」(川普終將退縮)交易依然熱絡。

IG市場公司分析師塞卡摩認爲,這些「篤定、但不是100%確定」的關稅稅率,象徵進入另一輪TACO交易。而且在關稅戰的實際衝擊顯現前,投資人會避免在市場行情過度反映貿易戰的傷害。

彭博分析師指出,貿易發展路徑愈不確定,投資人就愈確定關稅的衝擊將降低,這14國的最終關稅水準將遠低於7日公佈的水位,畢竟最新公佈的對等關稅稅率大多比4月公佈的數字下降(只有日本和馬來西亞例外),柬埔寨更足足調降13個百分點。

彭博經濟學家解讀,川普延後對等關稅緩徵期限的重要性,遠大於諸多關稅通知函,對日本來說,延後期限意味着日相石破茂不必倉促趕在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前敲定協議,能在選後再「好好談」,川普的信函敦促日本或日本企業擴大在美國生產,暗示川普重視的談判議題,日本可能還有讓步空間。

彭博經濟學家認爲,南韓的稅率也有望降低,因爲川普把南韓列爲第二個首波公佈稅率的國家,象徵他視南韓爲重要的戰略與策略盟友,越南的貿易協議可能成爲南韓的談判參照與主張籌碼,因爲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幾乎是美國對南韓逆差的兩倍。

美國最新對等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