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成屋價格優勢不再 七都這十區買預售更划算
591房屋交易網分析,現階段在央行限貸、川普關稅戰等變數衝擊下,市場資金緊縮已成定局,而成屋雖然「看得到、摸得到」,卻也存在貸款不易,必須一次準備大筆現金,財力負擔相對大。反觀預售屋價位固然較高,但具付款彈性、受限貸衝擊較小等特性,倘若再把未來增值性考量進去,可說相當適合口袋不深的年輕購屋族羣。
而新北唯一上榜的區域三峽,價差約3.2萬元,當地成屋交易多在房價較高的北大特區,而預售則轉向開發潛力區域佈局,出現「高價成屋、低價預售」的結構,讓預售更顯划算。桃園觀音價差約3.8萬元,成屋與預售供給都集中在草漯重劃區,該區新案供給涌現,但由於目前生活機能尚未到位,建商開價趨於務實,不過對於想提前卡位區域紅利的買方來說,預售反而更具吸引力。
單價差距不到4萬元的還有臺南歸仁,該區交易集中在高鐵特區周邊,過去以投資買盤爲主,打炒房後投資客退場,預售開價迴歸合理,與成屋貼近。另外,新竹新豐每坪價差約4.3萬元,成屋多集中在明新重劃區,房價較高;預售則主打外圍區段,價格基期低,使得成屋與預售價格靠攏。桃園楊梅價差同爲4.3萬元,該區受惠交通便利及房價凹陷優勢,吸引新竹、雙北客,也深受桃園年輕首購族青睞,房市熱區集中在金山特區、梅獅路商圈新大樓,地段、屋齡相近使價格差距有限。
接着,高雄大寮成屋和預售價差約4.6萬元,大寮房市能見度較低、交易量小,建商爲求成交、開價相對保守,反而突顯預售屋的性價比。最後則是高雄橋頭與楠梓,價差約在5萬元內,區域有臺積電設廠推升買氣,然而該區新成屋比例偏高,加上屋主多看好未來發展,在「惜售」下容易參考預售行情定價,出現價格逐漸逼近預售的現象,讓預售成爲更划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