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共同蒸煮場目標跳票? 立委要求農業部3個月內提檢討報告
廚餘蒸煮場設置目標不如預期,王育敏要求農業部3個月內提檢討報告。圖/擷取自國會直播頻道
因應非洲豬瘟防疫,行政院日前宣佈延長豬隻禁宰運和禁餵豬只廚餘10天,廚餘如何處理成挑戰。立委今天指出,2026年廚餘共同蒸煮場目標要在5縣市設置,且每天總廚餘處理量能高達2600噸,可完全處理當前每天2115噸的廚餘產出,但目前僅有苗栗1家在營運,要求農業部3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邀請環境部部長、衛生福利部、農業部、經濟部、教育部、國防部就「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強化全國廚餘去化問題以及後續防疫、清消等作爲」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據環境部統計,國內每天廚餘總量約2115公噸,每年約77.2萬公噸。而農業部爲確保廚餘蒸煮的安全性及減少稽查人力的負擔,於2022年7月27日修訂「非都市土地變更作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計劃審查作業要點」,增加養豬溼式原料共同蒸煮處理場所,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配合其推動辦理。
目前已有苗栗縣全順環保有限公司獲農業單位審查通過興辦事業計劃,並於2024年1月5日經地方環保單位審查通過再利用檢核可正式營運,每日處理量能約392噸。
除苗栗縣全順畜牧場申請設置共同蒸煮場外,尚有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彰化縣、屏東縣等轄內事業機構或畜牧場規畫設置中,預估2026年全國共同蒸煮場量能約可達每日2600噸。
立委王育敏質詢時表示,廚餘共同蒸煮場原本預計明年處理量高達2600公噸,比目前每日家戶和事業廚餘加起來的2115公噸還多,結果現在只有苗栗一場在營運,質疑推動上究竟有何窒礙難行之處,以及是否有要繼續推動。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廚餘共同蒸煮場除了苗栗1場在營運外,目前有4個縣市9個案場在申請,屏東縣內有民衆認爲共同蒸煮場是鄰避設施,要和地方溝通是推動過程遇到最大的困難。
陳駿季說,很多豬農認爲自己蒸煮的比共同蒸煮的還安全,共同蒸煮是更有效率的,如果共同蒸煮場有意願,農業部一定會支持,現在有豬農支持和反對,但如果地方政府覺得廚餘蒸煮場不應存在,也可以廢止申請。
王育敏表示,要求農業部1個月後提出檢討報告,並說明是要按照原本目標推動,還是要有所調整。陳駿季表示,因目前正在防疫階段,要求緩至3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王育敏予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