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打造“家門口”便民利企新通道
楚雄市司法局在高新區產業園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站,通過智能終端、網絡平臺與實體服務的深度融合,爲企業和羣衆打造“家門口”的新通道。
“羣衆只需語音提問,機器人即可生成法律意見書,還能視頻連線律師。”走進楚雄高新區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一臺“雲嶺法務通”智能法律服務機器人引人注目,工作人員向前來辦事的羣衆進行現場演示。
楚雄市司法局副局長李玉蓉介紹,2024年,楚雄市投入45.8萬元配置179臺智能終端,覆蓋市、鄉、村三級平臺,羣衆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法律諮詢、代寫文書等服務。
“以前找律師得跑幾十公里,現在村裡機器人和手機都能用。”鹿城鎮村民張某通過“雲南掌上12348”微信公衆號,10分鐘內獲得工傷賠償指引,成功維權。
該服務站整合律師、公證、調解資源,每週二固定律師值班,提供“法治體檢”“合規培訓”等定製服務。此外,該平臺建設聚焦四大創新:智能互聯,打通“12348熱線、網絡平臺、智能終端、實體窗口”四維通道,實現“一網通辦”;資源下沉,154個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186名調解員兼任“法治宣傳員”,2024年基層調解成功率爲97.24%;企業護航,開展“法治體檢”180場,排查風險點56個,挽回經濟損失超500萬元;跨界協同,與法院、檢察院共建“訴調對接”機制,司法確認調解協議27件,涉案金額1.02億元。
記者 閔以榮 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