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高頻非標意見卻難尋,上市公司內控審計亟待加強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人人喊打。然而,作爲滋生造假的重要溫牀,內控失靈鮮少得到應有的審視與關注。
2025年3月16日,東方集團因重大財務造假,被證監會開出千萬罰單。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東方集團通過連續人爲增加業務環節或虛構業務鏈條等方式,長期開展農產品融資性貿易和空轉循環貿易,累計虛增業務收入超過160億元。而相應年份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出具的都是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據記者統計,在被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中,有高達八成的企業在被罰前五年時間裡,審計機構未對其內部控制出具過非標意見。
按理說,會計師事務所憑藉專業能力和執業經驗,應能敏銳地發現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並通過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向市場傳遞風險信號。現實是,在監管部門揪出大量違規行爲的情況下,非標意見卻鳳毛麟角。(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