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行業加速擴容,A股上市公司頻現百億級投資計劃
財聯社2月24日訊(記者 劉越)當全球能源革命撞上“雙碳”倒計時,被稱作“電力系統穩定器”的抽水蓄能迎來政策與市場的共振。本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近期長江電力(600900.SH)、國電電力(600795.SH)和豫能控股(001896.SZ)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紛紛加碼抽水蓄能項目,其中不乏百億級投資。
政策定調 推動抽水蓄能行業規範化發展
抽水蓄能是當前技術成熟、經濟性優、可大規模開發的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被喻爲電力系統的穩定器、調節器、平衡器。截至2024年底,全國抽水蓄能投產裝機規模超過5800萬千瓦,電站利用小時數穩步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本月印發的《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提到,抽水蓄能項目應先評估、後覈准,重點評估項目建設必要性、技術經濟可行性、生態環境影響等,從嚴控制成本和造價;明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和項目單位在電網接入方面的各方責任,確保送出工程與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進度匹配。
業內認爲,該文件的出臺爲抽水蓄能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袁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該辦法爲抽水蓄能電站的開發建設提供了明確的管理框架和規劃指導,強調了生態優先、需求導向、優化佈局、有序建設等原則。這不僅有助於規範行業秩序,避免盲目建設和資源浪費,還將促進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完善,並提升抽水蓄能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南方電網旗下抽水蓄能運營平臺南網儲能(600995.SH)表示,該文件的出臺進一步規範了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管理,有利於推動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從未來的發展空間來看,抽水蓄能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袁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政府對於抽水蓄能項目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相關政策也趨向於加大對投資的補貼力度,同時隨着科技的進步,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成本在逐步降低,經濟性進一步增強。
A股上市公司“搶灘”抽水蓄能 百億級項目頻現
近期,A股能源企業抽水蓄能投資項目頻現,多家公司通過定增、子公司專項運作等方式加碼佈局,推出多個百億級投資大項目。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電電力擬投建滾哈布奇勒水電站及和靜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動態總投資超160億元;長江電力擬不超109.97億元投建湖南攸縣廣寒坪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此外,豫能控股子公司擬建設林州弓上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項目總投資超86億元;湖北能源(000883.SH)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29億元,全部用於羅田平坦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
近日,長江電力宣佈,擬投資82.64億元建設河南鞏義後寺河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川投能源(600674.SH)公告收購湖北遠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87%股權,並投資建設湖北遠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爲81.99億元;國機重裝(601399.SH)簽署柬埔寨上達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相關協議,項目總投資約9.96億美元。
爲何多家上市公司豪擲抽水蓄能?從抽水蓄能項目的回報來看,相較於看天吃飯的水電,抽水蓄能的收入相對穩定。2021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確立了抽水蓄能價格機制爲電量電價和容量電價。633號文規定,電站經營期按40年覈定,經營期內資本金內部收益率按6.5%覈定。
南網儲能去年1月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抽水蓄能電站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容量電價,“公司抽蓄電站的收入包括容量電價和電量電價,容量電價收入佔95%以上,電量電價收入佔比約3%-5%。”
未來回報方面,長江電力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抽蓄項目回報主要是電量電費和容量電費收入,未來抽水蓄能電站可以作爲獨立市場主體參與電力中長期交易、現貨市場交易、輔助服務市場,以市場化機制回收投資成本、獲取投資收益。
儘管抽水蓄能項目面臨建設週期長、審批程序複雜、環保與徵地等問題,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看重抽水蓄能,一是出於戰略轉型需求。隨着能源結構調整,傳統能源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抽水蓄能作爲優質儲能方式,契合綠色低碳轉型方向。二是市場前景廣闊,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帶來調峰需求激增,抽水蓄能電站盈利模式逐漸清晰,包括調峰、填谷、儲能等多重收益,投資回報率有吸引力。三是提升企業形象,佈局抽水蓄能彰顯社會責任與環保理念,增強市場認可度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