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療費用如黑洞、糾紛無處申訴 桃市擬建三方調解平臺

寵物手術動輒上萬元,若發生醫療糾紛向公部門投訴,消保官和動保單位也可能互踢皮球。議員黃敬平(左)呼籲桃市應由動保處、調解委員會及獸醫師公會組成「寵物醫療糾紛溝通平臺」。圖/截自議會直播

現代人愛養毛孩,但寵物手術動輒上萬元,若發生醫療糾紛向公部門投訴,消保官和動保單位也可能互踢皮球。民代呼籲桃市應跟進新北,由動保處、調解委員會及獸醫師公會組成「寵物醫療糾紛溝通平臺」。市府迴應,將建立統一調解平臺,並研擬動物醫療指引,明確規範醫療價格及契約內容。

議員黃敬平表示,近年動物保護意識高漲,毛孩是許多家庭的重要成員,但「看獸醫太貴、出問題無處申訴」的困境,卻成爲飼主普遍的痛點。許多民衆反映,寵物手術動輒上萬元,甚至高達50、60萬元,若未付清費用還可能無法領回毛孩,形同人質。

黃敬平指出,目前動物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存在灰色地帶,飼主向動保處申訴被認定爲民事糾紛,轉向消保官又被退回動保單位,形成制度漏洞;雖桃園市獸醫師公會訂有診療收費參考標準,但項目繁雜且未強制公開,手術費常不含材料與藥品費,實際帳單高得驚人。

黃敬平建議,桃園市應成立「桃園市動物醫療糾紛調解平臺」,由動保處、獸醫師公會及消保官三方組成,協助案件調解與專業鑑定。同時研議設立「動物醫療爭議審議委員會」,比照衛生局人醫糾紛模式,建立專業審議機制,並要求獸醫院公開診療收費參考表,揭示收費區間。

法務局長賴彌鼎表示,桃園市原本就有調解平臺,未來將納入調解委員會及獸醫師公會強化機制,同時研究制定「動物醫療指引」,明確規範價格、契約化內容,減少事後計價糾紛。契約要記載事項和不必要記載事項都將明確規範,讓飼主在醫療開始時就清楚知道可能進行的手術項目和費用。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桃園市境內所有動物醫院都要依據獸醫師公會覈定的收費標準,今年3月3日已有新版本,涵蓋14項大項價格標準,相關資訊可在動保處官網及獸醫公會網站查詢,未來將要求各獸醫院、獸醫診所在院內明顯處公告收費標準,提升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