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臺積南京廠豁免權 防美再出招
美國政府將自2025年12月31日起,撤銷臺積電南京廠的「驗證後終端用途」(VEU)豁免資格。圖爲臺積電南京廠。(摘自臺積電官網)
美國政府將自2025年12月31日起,撤銷臺積電南京廠的「驗證後終端用途」(VEU)豁免資格。經濟部長龔明鑫3日表示,臺積電南京廠佔整體產能僅3%,對整體國家半導體競爭力影響有限;臺積電前資深工程師、臺北市議員曾獻瑩示警,從長期佈局戰略角度審視,臺積電的全球佈局恐將持續受到美國限制。
臺積電南京廠遭美國撤銷主要晶片製造基地自由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未來運往南京廠的美國設備與材料都須逐案申請出口許可,不再享有綠色通道待遇。對於此事的影響,龔明鑫昨在臺南受訪表示,評估後對國家整體半導體競爭力影響有限,會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龔明鑫說,臺積電南京廠取得美國產業安全局(BIS)的許可,原本有「綠色通道」,可不用申請,現在也非完全禁止,而是迴歸到須逐批申請,其實韓國三星、SK海力士也遭撤銷豁免,不是隻針對臺積電。以中國的產能比例來看,三星佔2成、海力士佔4成,臺積電南京廠產能僅3%,影響相對較輕。臺積電會跟美國政府持續溝通,如有需要,政府會盡力協助。
曾獻瑩指出,美國此舉最核心目的是在於限制中國大陸的AI發展,避免中國取得先進製程,南京廠本身並非先進製程,但這次被限制的關鍵是「設備與材料」,意味臺積電未來若想在中國進行製程升級,恐將受到阻礙,「臺積電的全球佈局策略,未來恐怕將持續受到美國的限制,這纔是對整體產業發展更深層的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佈美政府取得英特爾10%股權,也傳出意圖入股臺積電,引起各界憂心忡忡,行政院長卓榮泰3日闢謠,強調百分之百不會有「臺積電變美積電」的情況,美國也沒有要臺積電付出什麼代價,政府站在產業全球佈局的角度會給予協助,但不會介入產業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