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價格戰”烽火再燃,壓力都給了誰?
5月26日,港股汽車概念股全線下跌。截至發稿前,比亞迪股份(01211.HK)跌8.47%,零跑汽車(09863.HK)大跌8.37%,吉利汽車(00175.HK)跌7.68%,長城汽車(02333.HK)跌5.21%,理想汽車-W(02015.HK)、小鵬汽車-W(09868.HK)紛紛下挫。
消息面上,車市價格戰;先鋒比亞迪,再推出新一輪重磅限時促銷活動,涉及王朝網、海洋網兩大系列共22款智駕版車型,最高補貼優惠5.3萬元。
具體來看,王朝網以百億補貼618;活動爲核心,旗下12款智駕車型均提供限時補貼(不含國家補貼),活動持續至6月30日,綜合優惠1.3萬元至3.2萬元。其中,秦PLUSDM-i智駕版起售價降至6.38萬元起,優惠1.6萬元。
海洋網10款智駕車型最低5.58萬元起售,綜合降幅1.4萬元至5.3萬元。其中,海鷗智駕版活力版限時一口價5.58萬元,優惠1.4萬元;海豹07DM-i智駕版限時一口價10.28萬元,直降5.3萬元,成爲本次活動中優惠力度最大的車型。
面對比亞迪的強勢出擊,其它車企或將主動或被動跟進。今日,汽車股集體跳水背後,市場對新一波價格戰;的擔憂或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今年以來,比亞迪已多次開展限時一口價;或者限時補貼活動、現金補貼等方式變相降價來衝擊銷量。
據悉,比亞迪2025年銷量目標爲550萬輛,其中國內市場需貢獻470萬輛,海外市場80萬輛。今年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138.09萬輛。這也就意味着,在剩餘8個月內,比亞迪月均銷售需達51.5萬輛,壓力不容小覷。
不止是比亞迪,爲了提振銷量,進一步擴展市場份額,國內其它新能源汽車品牌降價措施頻繁。據不完全統計,5月份以來,零跑汽車、長城汽車、嵐圖汽車等車企都宣佈加入促銷陣營中,促銷活動形式五花八門,包括國補、限時優惠、限時補貼、換新紅包等等。
車市價格戰;硝煙不斷,背後折射出的是車企們巨大的生存壓力。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已經到了深水區,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自去年以來,高合、極越、哪吒汽車等車企相繼陷入困境,行業淘汰賽加速上演。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也在不斷變幻,車企們深刻意識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決戰時刻。
然而,激進降價雖然在短期內能夠刺激銷量,但也讓車企的利潤一步步被吞噬。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利潤率水平從2017年的7.8%下滑至2024年的4.4%。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場內卷已演變爲技術、供應鏈、資本的多維博弈,部分車企面臨不降價等死,降價找死;的兩難困境。
5月23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接受採訪再提常壓油箱、低價競爭等行業亂象,甚至表示汽車產業的恆大;已經出現。
摩根大通也在此前研報指出,2025年4月,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平均折扣率達到創紀錄的16.8%,比3月又提高了0.5個百分點,更比2024年全年的平均折扣率翻了一番。該行認爲,在價格戰下,中國車企今年的財務狀況更加堪憂,尤其是在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尚未盈利的背景下。
本文源自: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