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關稅烽火再燃!中國反制清單曝光,美企股價單日暴跌8%!
一場“科技冷戰”的暗流,正以關稅爲武器掀起驚濤駭浪。昨夜,美國財政部突然宣佈對華加徵35%的芯片設備關稅,覆蓋EUV光刻機、氮化鎵材料等28類關鍵技術。消息一出,全球半導體指數應聲下跌4.2%,中芯國際、臺積電等巨頭股價集體震盪。次日凌晨,中國商務部閃電反擊,公佈對美12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清單,波及大豆、鋰礦石等核心原料。這場“科技與糧食”的籌碼對賭,瞬間點燃產業鏈大地震。
“關稅成本上漲30%,我們不得不將30%產能遷至越南。”某全球Top5存儲芯片企業高管透露,公司已斥資20億美元在河內建廠,預計2026年投產。據DHL最新報告,東南亞芯片封裝測試訂單同比暴漲200%,泰國、馬來西亞多地出現土地資源爭奪戰。但轉移並非“萬能解藥”——某消費電子品牌負責人坦言:“東南亞人力成本雖低,但工程師短缺導致良率僅70%,比國內低15個百分點。”
關稅戰倒逼“國產替代”進入衝刺階段。長江存儲宣佈,其232層3D NAND閃存量產良率突破95%,價格較海外同類產品低20%;華爲海思推出“降本方案”,通過算法優化將5G芯片功耗降低30%。但硬幣另一面,美國“技術封鎖”仍在加碼:ASML稱EUV光刻機交付週期延長至18個月,中芯國際Q1資本開支同比驟降40%。
關稅利刃直刺美企心臟。應用材料公司股價單日暴跌8%,CEO公開警告:“若關稅持續,我們將裁員10%並縮減研發。”更嚴峻的是,中國“反制清單”精準打擊美國農業州——密蘇里州大豆期貨價格一週內腰斬,政客們連夜召開危機會議。然而,華爾街嗅到新機遇:高盛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將因關稅戰增長50%,比亞迪股價逆勢上漲12%。
“這不是零和遊戲,而是全球供應鏈的重構。”世界半導體大會主席指出,美歐正組建“芯片四方聯盟”,但中國已與日韓在第三代半導體達成合作備忘錄。某國際投行模型顯示,若關稅戰持續一年,全球芯片價格將上漲18%,但中國市場份額或逆勢提升至24%。
從光刻機的轟鳴到大豆田的嘆息,關稅戰的硝煙正重塑世界科技版圖。這場博弈沒有贏家,但突圍者終將書寫新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