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制三連擊:關稅+稀土+實體清單,美國這次真疼了

中國堅定反制美關稅霸凌:捍衛多邊貿易體系的正義之戰‌

一、美方單邊霸凌行徑破壞全球貿易秩序

2025年4月以來,美國政府再度升級對華關稅攻勢,單方面宣佈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高至125%,併疊加此前因芬太尼問題加徵的20%關稅,實際稅率高達145%‌。此舉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以“對等關稅”之名行經濟霸凌之實,不僅損害中美經貿關係,更衝擊全球產業鏈穩定性。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90%的關稅成本,導致本土企業利潤銳減甚至瀕臨倒閉‌。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策略,暴露了美方轉移國內矛盾、維護霸權地位的狹隘意圖‌。

二、中國雷霆反制:精準施策捍衛國家利益

面對挑釁,中國政府迅速採取組合拳式反制措施:

關稅對等反擊‌:自4月1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至125%,覆蓋全部5051個稅號商品,包括飛機、農產品等高依賴度產品‌。

關鍵領域管制‌:對釤、釓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精準打擊美高科技與軍工產業‌。

實體清單擴容‌:將12家參與對臺軍售的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6家納入不可靠實體名單,實施貿易禁運‌。

這些措施既彰顯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又通過45天緩衝期等安排減少市場震盪,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三、歷史鏡鑑與戰略韌性:中國經濟的底氣所在

8年貿易戰歷程證明,中國具備超強抗壓能力:

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對美出口佔比從2018年19.2%降至2024年14.7%,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成爲新增長極‌。

內循環持續強化‌:85%出口企業同步開展內銷,內銷額佔比達75%,擴內需政策有效對衝外部風險‌。

科技自主突破加速‌: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攻關,反制“卡脖子”打壓‌。

四、多邊主義與未來出路:合作共贏方爲正道

中美經貿合作曾創造年均近7000億美元貿易額的共贏局面,但美方背離平等協商原則,終將自食其果‌。中方始終主張:

反對零和博弈‌:貿易戰無贏家,145%的關稅已使正常貿易失去經濟意義‌。

堅持規則底線‌:任何磋商須以相互尊重爲前提,單邊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維護全球公義‌:中國反制既是自衛,更是捍衛多邊貿易體系,爲發展中國家發聲‌。

從“破冰”到“博弈”,中美關係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當前美方的關稅霸凌,不過是歷史逆流中的一朵浪花。中國將以“不願打、不怕打”的定力‌,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用高質量發展破解圍堵,爲動盪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正如《人民日報》所言:“霸權終將失敗,合作纔是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