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接力“花式促銷” 蛇年車市“價格戰”硝煙再起

本報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 上海報道

2025年蛇年伊始,多家車企開啓花式促銷大戰。

2月5日,特斯拉官宣旗下產品Model 3全系車型享有保險補貼8000元。“疊加特斯拉的限時5年金融免息政策,能夠省下2萬元。”上海市長寧區的特斯拉銷售顧問章輝(化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購買特斯拉Model 3已經到了最佳時間。

與此同時,記者從蔚來方面獲悉,早在2月1日,蔚來就發佈了5年免息金融政策,在2025年2月1日至28日期間,用戶支付定金購買蔚來旗下產品,可享首付20%起,5年0息金融方案,手續費全免。以購買75度標準續航電池包的蔚來ET5和ET5T爲例,首付僅需4.56萬元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各種優惠和補貼政策相疊加或將進一步刺激汽車市場需求增長。不過,儘管優惠、降價不斷,但乘用車的市場均價卻越來越貴,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我國乘用車市場均價爲16.2萬元,在2024年12月,這一數據已經增長至17.3萬元。

打起“花式促銷牌”

“在保險補貼的基礎上還能夠享受上海市的置換補貼1.5萬元,加上星空灰顏色免費,特享充電權益也能夠立省3500元。”章輝告訴記者,所有的補貼優惠加起來最高能夠達到7萬元。

不過,章輝也對記者表示,此次價格優惠僅限Model 3現車。“現車售賣完就沒有了,並且Model Y新車型纔出不久不參加優惠。”

和特斯拉的促銷不同,蔚來的新春促銷力度擴大到了除ET9以外的全系車型。記者注意到,此次蔚來的新春促銷優惠,首付比例僅需20%,並且沒有手續費,除免息政策之外,蔚來還提供1萬元的選裝基金和48張免費換電券,讓用戶前兩萬公里都無須成本換電。

記者注意到,按照蔚來5年0息金融方案,用戶選購不同車型的月供爲3768元至6435元,摺合日供爲126元至215元。以蔚來爲用戶提供的年化費率爲2.59%的金融方案計算,用戶5年可節省利息2.36萬元至4.43萬元不等。以行業平均的年化費率爲3%的金融方案計算,用戶5年可節省利息2.74萬元至5.14萬元不等。

“現在購車還贈送5年NOP+(Navigate on Pilot,領航輔助駕駛),通過換電券和NOP+的贈送,從購車到用車,將爲用戶帶來全用車週期的更好體驗。”蔚來相關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蔚來的5年0息政策並非簡單價格戰,在高端純電市場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通過金融工具降低門檻、補能網絡構建壁壘、智能化權益提升黏性,爲行業提供了“用戶體驗優先”的競爭範式。

同時,智己汽車、上汽榮威等品牌也打出促銷牌。記者注意到,在2月5日,智己汽車官宣旗下產品L6限時限量18.99萬元起;上汽榮威則豪擲14.9億元加碼購車福利,其中榮威D7 DMH可享2.4萬元現金禮及60期超長低息,榮威iMAX8 DMH新陸尊則享受3年八折保值禮,3年擁車成本僅8000元,同時限時贈送華爲MATE XT三摺疊手機(不與置換補貼同享)等。

從“價格戰”到“金融戰”

在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看來,相比車價這一單一比較指標,金融免息促銷優惠政策可實現多樣化、個性化組合,使得不同品牌不同車型間的政策可比性降低,同時由於政策組合的限時性,可減少潛在買家的決策時間。”

“一方面是因爲合資品牌調整銷量目標和供給,燃油車降價壓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爲車企和監管對於‘反內卷’保利潤率達成了一定共識,避免惡性價格競爭。”不過楊菁表示,儘管顯性價格戰壓力有所下降,由於車市整體供需尚未達到均衡,各品牌間的競爭仍會比較激烈,重心移向智駕配置的軍備競賽,以及金融政策、用戶權益等隱性促銷政策。

“傳統車企在金融優惠方面的經驗更多,並且部分已自持汽車金融子公司來支持該項業務。新勢力車企若借用第三方金融機構來提供車貸,提供免息金融的成本或較高。”楊菁進一步告訴記者。

在金融免息政策開始逐漸成爲近期價格優惠主流的同時,各家的優惠政策時間也基本上縮短至1個月。華創證券研報分析認爲,汽車行業零售增長和主動補庫會大幅降低全行業的價格戰風險,並且當前行業第一梯隊對於價格工具會更加慎用。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往年現金減免的優惠情況,今年的優惠則更多是金融免息政策。楊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因爲金融優惠政策比降價更具靈活性,而且因爲可逆可調整,保護了品牌的長期利潤空間。

“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配備智駕的大中型SUV銷量佔比大幅提升、微型電動車銷量佔比下降,而中低端燃油車電動化也助推了產品價格的小幅提升。” 在楊菁看來,出現汽車均價越來越貴一方面是由於市場產品結構變化所致,而另一方面則是市場需求端發生變化。2020年以前首購羣體佔比還較高,近幾年換購增購需求逐漸佔主流,對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提升;而部分購買力較弱的首購羣體放棄購車或轉向了二手車市場。

新能源車市佔率或至55%—60%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數據,在2024年,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產銷量再創新高,繼續保持在3000萬輛以上規模。其中,乘用車產銷持續增長,爲穩住汽車消費基本盤發揮積極作用;新能源汽車繼續快速增長,年產銷首次突破1000萬輛,銷量佔比超過40%,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但隨着報廢更新、以舊換新等利好政策發佈,汽車市場在2025年或仍將呈增長態勢。據中汽協發佈的《2025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報告》,預計2025年汽車產業將呈現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繼續加快發展,汽車出口增速預計會進一步放緩。

“初步預計2025年全年汽車銷量在329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4.7%。其中乘用車2890萬輛,同比增長4.9%;商用車400萬輛,同比增長3.3%;新能源汽車1600萬輛,同比增長24.4%;汽車出口620萬輛,同比增長5.8%。”中汽協方面表示。

在此背景下,多家車企在2025年均制定了較爲樂觀的銷量目標。記者注意到,鴻蒙智行將2025年的銷量目標定爲100萬輛,目標增長率達到125%;蔚來的2025年銷量目標達到44.4萬輛,目標增長率達到100%;零跑汽車的2025年目標增長率則爲70%,年銷量目標爲50萬輛。

“車企激進的銷售目標預示着2025年競爭將延續白熱化態勢。不過,價格戰或將趨於緩和。”惠譽博華方面分析認爲,由於合資整車廠的銷售目標趨於理性且監管機構呼籲剋制開展價格戰,“預期價格戰將有所緩和”。

惠譽博華方面進一步表示,得益於當前一系列的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2025年的補貼計劃可惠及至少100萬名購車者,支持汽車需求正向增長,並將新能源汽車市佔率推高至55%—60%。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發文表示,受到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補貼的促進,入門級車型銷售佔比提升,近幾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段銷量結構走勢上行趨勢改變,各價段市場全面走強。

崔東樹進一步表示,中國私車普及仍處於千人乘用車保有量200輛的世界中低位水平,乘用車銷售均價降低推動市場普及和升級全方位發展,未來促消費的發展空間巨大。

交銀國企證券相關研報認爲,隨着部分地區以舊換新政策的逐步發佈,車市有望進入節後回暖週期。“近期有車企將高階智駕下放至10萬元人民幣以下車型,將推動智駕發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也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