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集團高管涉財務造假離職,一筆溢價收購“餘震” 不斷
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
長方集團(300301.SZ)多年前因收購康銘盛埋下的“地雷”,仍在持續引爆。
近日,長方集團發佈《關於公司董事會秘書辭任的公告》。公告披露,董事、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江瑋因受到監管處罰及公開譴責,申請辭去董秘與副總經理職務。辭任後,江瑋仍在公司擔任董事等職務。
ST長方表示,公司董事會秘書空缺期間,由公司董事長吳濤祥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據樂居財經瞭解,江瑋的辭職,與併購子公司康銘盛有關。2025年6月,深圳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揭開了康銘盛財務造假的全貌:2017年至2020年業績承諾期內,康銘盛通過少記銷售返利、虛增應收賬款等方式,分別虛增2020年、2021年利潤797.78萬元、548.73萬元,佔長方集團當期利潤總額絕對值的54.90%和2.02%。
作爲時任財務總監、董秘等核心職務的江瑋,因對合並報表信息披露違規負有責任,被處以100萬元罰款及公開譴責,其離職成爲監管壓力下的必然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江瑋並非個例。康銘盛原實控人李迪初、財務總監彭立新等29名原股東因業績對賭期間的造假行爲,均被處以重罰,其中李迪初罰款高達300萬元。這場持續數年的財務造假風波,根源正是長方集團對康銘盛的高溢價收購。
康銘盛曾是長方集團眼中的“香餑餑”。這家成立於2004年的企業,以便攜式LED移動照明、離網家居小家電爲核心業務,產品涵蓋應急風扇、LED球泡燈、智能家居照明等,在國內露營經濟、應急用品市場佔據一定份額。
2015年至2018年,長方集團分階段收購康銘盛95.7454%股權,交易總價超16億元,溢價率一度高達17倍。
收購時,康銘盛原股東承諾2018-2020年淨利潤不低於1.25億、1.4億、1.55億元,業績對賭協議讓長方集團對其寄予厚望。
然而,爲兌現承諾,康銘盛原管理團隊鋌而走險——不僅虛構利潤,更在2022年上演“5米深坑埋會計憑證”的荒誕戲碼,377箱會計原始單據、生產經營等資料被掩埋,部分資料因長期裸露而無法辨識。這場鬧劇最終導致李迪初等3人被各罰100萬元,也讓康銘盛從“業績支柱”淪爲長方集團的“債務包袱”。
收購康銘盛的初衷,是長方集團希望藉此拓展LED家居照明及應急用品賽道,但事與願違。2022年至2024年,長方集團歸屬淨利潤連續虧損,分別爲-1.05億元、-4.59億元、-2.55億元,2025年一季度仍虧損2395.59萬元,營收同比下滑13.94%。
業績頹勢與康銘盛的拖累直接相關。一方面,財務造假導致長方集團需計提大額商譽減值,2023年商譽減值損失達3.2億元;另一方面,康銘盛原管理團隊與長方集團的控制權之爭持續內耗。
2020年業績承諾期結束後,雙方多次就經營決策爆發衝突,嚴重影響業務穩定性。儘管康銘盛的應急風扇、LED家居燈等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但內耗已讓其失去增長動能。
江瑋的離職,或許是長方集團清理“歷史遺留問題”的開始。但連續虧損、監管處罰、子公司治理混亂等多重壓力下,這家老牌LED企業能否走出困局,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