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證券:DeepSeek助力微信生態向生產力平臺躍遷
2月18日,事件:DeepSeek推出DeepSeek-V3以及Janus-Pro,騰訊旗下智能工作臺ima接入DeepSeek-R1模型,並強化知識庫的個性化訓練能力。
長城證券發表研究報告稱:DeepSeek接入微信生態,社交場景升級生產工具:騰訊首次大規模引入第三方模型(DeepSeek-R1),體現其“用戶體驗優先”的務實策略。DeepSeek-R1的開源屬性與高性價比降低了開發成本,而騰訊通過雲服務(如3行代碼接入小程序)將其與微信生態深度綁定,形成“開源模型+私有生態”的獨特商業模式。這一模式或成爲未來AI時代平臺型企業的前瞻路徑。騰訊旗下智能工作臺ima接入DeepSeek-R1模型,並強化知識庫的個性化訓練能力,標誌着微信生態從“連接工具”向“生產力平臺”的躍遷。這一升級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與付費轉化潛力,更通過AI與知識管理的深度融合,爲騰訊在B端企業服務與C端效率工具市場開闢新增長極。
重視互聯網大廠場景延伸,核心生態逐漸搭建:DeepSeek的爆發爲阿里、騰訊等核心大廠提供了重構生態價值的戰略窗口:騰訊憑藉微信場景閉環加速“社交工具→生產力平臺”轉型,阿里則通過多模型協同與全球化佈局強化B端服務壁壘。阿里雲百鍊平臺一次性上線6款DeepSeek模型(包括V3、R1及蒸餾版本),並通過免費Token策略吸引開發者,推動模型應用的快速普及。未來競爭焦點或集中於行業知識沉澱能力與開發者生態規模,兩者的差異化路徑或共同推動中國AI應用生態的繁榮。
國內大廠坐擁海量用戶,率先佔領AI場景高地:國內互聯網大廠經過十數年角逐,在長短視頻、外賣團購、電商、社交、遊戲等衆多細分領域出現了諸如騰訊、美團、阿里、嗶哩嗶哩等經營穩定,壁壘深厚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整體呈現出了相對成熟的市場格局。未來隨着DeepSeek低成本高能效的浪潮蔓延,衆多大廠有望根據自身場景特點完成不同垂類的本地化部署,其估值中樞有望迎來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