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青島新力量】青源峰達:煉就太赫茲“火眼金睛”

在青島青源峰達太赫茲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員將太赫茲技術應用於各種檢測場景。鋰電池陰極塗層的厚度、電纜的缺陷、紡織物的纖維成分、中藥的活性成分乃至文物的內部結構,都在太赫茲的“火眼金睛”前一覽無餘。

對普通人來說,太赫茲或許還有些專業和陌生,但在行業內,這項前沿技術的熱度持續攀升。因穿透性強、安全性高等特性,太赫茲在無損檢測、生物醫學、公共安全、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迅速展現出顯著的應用潛力和市場價值。

從核心部件破壁到應用場景突圍,青源峰達正以自主創新爲引擎,驅動太赫茲從實驗室裡的神秘電磁波加速轉化爲照亮產業的“未來之光”。

全自主國產化製造

太赫茲處於微波與紅外之間的神秘地帶,被稱爲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是當前世界各國爭先搶佔的科技制高點。

“太赫茲具有許多獨特性質,比如穿透性,可以透過衣物、紙張、陶瓷、塑料等看到裡面的物體;再比如安全性,太赫茲的光子能量約爲可見光光子能量的千分之一,在生物醫學方面可以用於直接照射人眼、探測腦電波、檢測腫瘤等等。”青源峰達首席科學家助理、產品研發中心副總監溫亞楠介紹。

國際上公認的太赫茲應用領域大約有83個,其中進展最快的是工業無損檢測,青源峰達已將太赫茲無損檢測應用於電纜、輪胎、電池、風電葉片、飛機檢測等領域。

以風電葉片檢測爲例,葉片長度近百米,傳統超聲檢測需要在葉片上人工塗抹耦合劑,一次檢測耗費8到10個小時。相比之下,無接觸式的太赫茲檢測設備效率更高,不到1小時即可精準完成全身“體檢”。

“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離不開青源峰達多年來堅持的自主創新。面對核心部件受制於人的局面,企業在成立最初的3年裡,潛心搞研發,甘坐“冷板凳”。

“太赫茲源是能夠產生太赫茲波的核心部件,此前一直依賴進口,採購成本很高,並且交付週期較長。去年年底,我們成功研發太赫茲源,將部件成本降至原先的五分之一左右。”溫亞楠告訴記者。

目前,青源峰達已推出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自動隨形太赫茲無損檢測系統和便攜式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等多款核心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太赫茲源、飛秒激光器等核心部件的100%自主國產化製造。

打造國家級創新中心

成立6年時間,青源峰達已成長爲國內太赫茲產業化的“領跑者”。

但在青源峰達看來,一項新技術的推廣不能靠“單打獨鬥”,而是需要“握指成拳”。爲此,青源峰達致力於通過打造創新孵化平臺、建設產業園區等,培養太赫茲技術研發、產品智造、軟件開發等全產業鏈高成長性企業,爲太赫茲產業注入新動力。

溫亞楠舉了醫療應用的例子——青源峰達爲新加坡客戶開發的乾眼症檢測設備,摒棄了傳統侵入性的‌乾眼試紙‌,轉而通過太赫茲波照射眼球、分析角膜含水量實現無接觸診斷,已在當地醫院投入研究應用。另一大潛在的應用領域爲腫瘤檢測,太赫茲成像可以快速、精準地區分腫瘤與正常組織的邊界,讓手術中即刻完成病理診斷成爲現實,爲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

開拓更多這樣的前沿領域應用,需要多方協同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青源峰達將在下月召開2025青島·太赫茲行業應用高端研討會,聚焦太赫茲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痛點、難點以及未來太赫茲應用發展大方向,爲太赫茲技術與行業應用搭建溝通平臺,進一步推動太赫茲技術在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中的發展。

“我們正在建設太赫茲產業創新中心,目標是打造國家級的太赫茲產業創新中心,同時成立太赫茲產業聯盟,聯合國內從事太赫茲相關產業的企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力量,共同推動太赫茲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溫亞楠表示。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