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DRAM雙雄狂飆 記憶體榮景提前反映?
目前DRAM主流型市場約佔80%,以高容量DDR4與DDR5爲主流,應用於Data center/PC等。利基型市場約20%,以DDR3與低容量DDR4爲主,應用於工控與醫療;供給方面:以三大原廠爲主(三星、美光、SK海力士),約佔95%,中國長鑫存儲約2~3%,南亞科佔1%。
新一代DRAM(如DDR5)通常因封裝尺寸更小、頻寬更高、功耗更低等優勢,價格會高於前一代。然而,市場供需變化仍可能導致價格倒掛。以 DDR4與DDR3爲例,兩者曾在2020年底及2021年底出現兩次價格倒掛,原因在於疫情初期需求疲弱,三大原廠縮減產能;隨後疫情中期居家辦公需求大增,導致供應不足。在供給減少且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供不應求,下游客戶因終端需求強烈而加速轉向DDR4,最終經過約5個月及12個月才結束倒掛現象。
此次價格倒掛的主因在於三大原廠與中國長鑫存儲加速退出DDR4,轉向DDR5與HBM等高階市場,造成DDR4供給大幅縮減,進而使得DDR4溢價於DDR5。然而,在終端需求並未顯著增長下,下游客戶對投入大規模資本支出意願偏低,傾向持續購買高價DDR4,以及AI需求強勁帶動。因此,本次倒掛僅爲供給端收縮所致,而沒有強勁需求的帶動,預期將延後升級至DDR5的時程,因此DDR4倒掛情形推估將延續至明年第二季。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也認爲價格倒掛,供應商也希望客戶加速轉入DDR5,牽制價格,如PC領域儘快轉入。
華邦電陳總說明,這現象就是DRAM供需有結構性改變,全球三大DRAM廠商陸續轉進12奈米以下製程節點,搶攻AI商機,但製程需內建錯誤更正碼(ECC)電路,然這在DDR4的JEDEC標準中被禁止,導致進入新制程的大廠後已無法再生產DDR4產品,一旦轉入後就無法回頭再做DDR4產品的情況下,DRAM市場供給大減,目前市場也只剩下華邦電與南亞科(2408)兩家公司生產DDR4產品。
華邦電陳總表示,其實今年7月之際就感受到市況改善,但今年度營運會好的什麼程度仍不明朗,主要看到客戶商談長單,尤其對DDR4的期待,甚至過去難打進的國際客戶都主動指名合作,急着討論未來交期與交貨量能。
記憶體市況發燙,華邦電(2344)總經理陳沛銘直喊,今年第三季很樂觀、第四季會更好,明年整年看好,華邦電明年營收更可望挑戰1500億元大關,超過2021年所創的歷史新高紀錄,擠進半導體業千億元的公司。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也表示,從先前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到今年的「驚濤駭浪」,市場變化太快,上下半年不同景象,預估今年會是不錯的一年。不過後續仍須密切關注232條款、美國的利率走勢、非AI市況等。
華邦電去年EPS達0.14元,華邦電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53元,相對優於同業,主因高雄新廠拖累,但臺中廠仍有獲利,仍如今DDR4缺貨,換高雄廠發揮之際,後續營運可望水漲船高。法人預估,華邦電今年第三季即可單季轉盈,且今年度可望年度轉盈;明年度盈收亦可望挑戰新高。目前千億元以上的半導體公司有臺積電(2330)、日月光投控(3711)、聯電(2303)、瑞昱(2379)、聯詠(3034)、聯發科(2454)之6家。
南亞科去年每股虧1.64元,今年第三季成功轉盈。本土法人也預估,DDR4仍處供不應求,DRAM雙雄今年度可望雙雙年度轉盈,第三季單季轉盈後,第四季可望持續向上。針對南亞科狀況,受惠CSP一般伺服器拉貨動能強勁,且MSFT伺服器Ice Lake平臺仍有30%~40%仍以DDR4爲主,故上修DDR4總需求量至208.63億Gb;南亞科已與多家PC OEM洽談供貨長約。而南亞科16Gb DDR4將於明年第二季開始少量供貨,整體產能利用率有望維持滿載,可望推升營運表現。
急單涌現,華邦電陳董也大喊量能不夠,目前華邦電DDR3仍高於DDR4,在高雄擴產也是公司計劃,華邦電高雄廠每月產能約1.5萬片,機器交期目前從先前15個月縮至9個月,預計明年下半年啓動,預計最快本月底董事會討論其資本支出,外界估算起碼百億元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