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幹湖冬捕奇觀 漁業生態雙贏典範

位於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查幹湖,以冬捕奇觀聞名於世。遊客到當地必吃的「全魚宴」,端上桌的成魚尺寸相當可觀。(藍孝威攝)

位於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查幹湖,擁有超過500平方公里的湖面,湖水最深達6公尺,被譽爲吉林西部的一道重要生態屏障。這片大湖不僅以冬捕奇觀聞名於世,更以獨特的自然資源和科學管理模式,實現了漁業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查幹湖旅行社總經理張穎表示,查幹湖長期堅持「以水養魚、以魚淨水」的原則,並透過河湖連通工程改善周邊溼地環境,使水域生態實現良性循環。「每年春季,我們會進行增殖放流,投放上千萬尾魚苗,並嚴格執行捕大放小、科學捕撈,確保魚類資源能夠生生不息。」她強調,這一舉措不僅維持了湖區的漁業產量,也保護了湖泊的水質。

查幹湖魚類以弱鹼性水質孕育,肉質鮮美,已獲得大陸國家級「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雙重認證。湖區每年能穩定提供2000至3000噸成魚,實現「取之有度,用之不竭」。張穎指出:「查幹湖不是單純的漁場,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查幹湖湖岸線蜿蜒128公里,環境原始秀美。湖區北側的青山頭海拔186公尺,1萬3000多年前的原始人類便在此生存,世代以捕魚爲生,留下珍貴的漁獵文化。如今,查幹湖依舊完整保留了馬拉絞盤捕魚等古老技藝,並將傳統服飾、捕撈工具作爲文化資產傳承。

每逢冬季,查幹湖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冬捕。冰封百里的湖面上萬人聚集,只見冰層被鑿開,數十斤重的胖頭魚躍出冰湖,場面壯觀,被民俗專家馮驥才譽爲「冰湖騰魚」。這一奇觀成爲中國北方冬季旅遊的一張名片,每年吸引海內外大量遊客慕名而來。

隨着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查幹湖逐步形成了以漁業爲核心的多元產業鏈。全魚宴已被列入大陸國家級非遺美食,魚皮畫、魚骨工藝品及魚罐頭等文創產品廣受歡迎。湖區周邊還發展出民宿、餐飲、手工藝等產業,帶動當地居民收入多元化。

張穎表示:「過去這裡的農民主要依靠傳統農作,如玉米和大豆。如今,隨着生態保護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家開始種植藥材、經營民宿,漁旅結合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

查幹湖的故事,既是漁民世代相守的文化延續,也是吉林西部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縮影。(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