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正 南投可望零負債 自籌款恐更重
財政劃分法修正後,地方財源結構大幅變動。南投縣原定「零負債」還款30億計劃,可望如期達成,但縣長許淑華憂心計劃型補助將大幅減少,地方政府自籌負擔更重,形成新壓力。臺中多262億,但一般性與計劃型補助還待觀察。
南投縣今年遭中央減列一般性補助款近35億元,原定還債計劃暫停。縣長許淑華昨表示,中央將追加預算回編補助款,縣府債務可望如期還清,明年統籌分配款將增138億元,但計劃型補助卻大減,地方配合款比例將從過去的一至二成拉高至五成以上,等於地方自籌負擔沈重,許淑華已要求局處做好準備。
臺中市今年一般性補助款遭減列32億元,影響多集中在社福、教育與基礎建設,不過若中央回編追加預算,原計劃可照常執行。至於明年,財劃法修正將讓臺中增加262億元統籌分配款,但主計處坦言,中央仍在研議2026年度補助機制,未來一般性與計劃型補助的消長仍待觀察。
縣市政府普遍指出,補助款減少、配合款比例提高,對基層建設、道路改善、校舍整修等計劃衝擊最大。許淑華強調,南投自主財源有限,過去重大建設如轉運站、氦氣球樂園多靠促參模式推動,中央補助比重不高,但教育、交通等基層計劃卻件數龐多、累積金額驚人,未來勢必得重新盤點支出。
許淑華向賴清德總統及中央喊話,希望行政院與立法院共好,以地方民生作爲整體調整方向,按地方想法及需求施政;也盼賴總統落實宣言,把民生與經濟放在第一順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