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燒肉!米其林名廚鍾佳憲打造「肉料理‧福」 開啟一場屬於大人的味覺敘事
圖/肉料理‧福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若要理解「肉料理‧福」,必須先認識鍾佳憲。這位 Chef-Owner 是經營全臺唯一連續蟬聯《米其林指南》一星燒肉餐廳「俺達の肉屋」的靈魂人物,也曾於 2020 年獲得米其林年度最佳年輕主廚大獎。自 2016 年創立「俺達の肉屋」,再到 2018 年開設以內臟燒肉爲主打的「燒肉本氣」,鍾佳憲將日本燒肉文化引入臺灣,並在其中注入職人的精準與文化思考。他常提起童年記憶:在母親經營的便當店「福滿餐坊」幫忙,那些熱騰騰、盛得飽滿的便當,讓他深知料理是照料與連結的語言——「福」不只是名字,更是一份關於幸福的初心。
肉料理·福經營者鍾佳憲。 圖/肉料理‧福
「肉料理‧福」是一間跳脫傳統 fine dining 的拘謹、居酒屋的喧鬧,而更貼近「大人系」的舒適空間。整體以赤陶色調與木質紋理打造暖愈氛圍,讓每一位進門的客人都能在這裡放下日常的速度,慢慢地進入味覺的節奏。
以赤陶色調營造出溫暖且具溫度的用餐氛圍。 圖/肉料理‧福
圖/肉料理‧福
延續「俺達の肉屋」與「燒肉本氣」對日本牛肉與內臟類食材的專業,鍾佳憲將選材延伸至更稀有與多元的部位——熊本褐毛和牛(赤牛)、百月經產黑毛和牛等,以獲得更純粹的酸度與醇厚感。另一方面,他也致力於發掘臺灣在地肉品:芳苑玉露鴨、金緗雞、烏骨雞……讓臺灣風土與日式技法在餐桌上相遇,成就獨一無二的肉料理體驗。
彰化芳苑玉露鴨。 圖/肉料理‧福
圖/肉料理‧福
菜單以「啓味、旬野、暖餚、醇厚、本食」五個章節組成,從冷前菜到主食,運用炭烤、燉煮、炙燒、煙燻等技法,展開肉品的多層次表現。餐酒搭配在這裡不是形式,而是味覺的延伸。超過 8 款單合日本酒與 20 款瓶裝,從純米酒、生酛到日本威士忌 Highball,鍾佳憲爲每一個章節精心配對適宜的酒款,來呼應即肉類冷前菜、時蔬冷前菜、肉類熱前菜、肉類主菜、主食概念的風味。
小牛胸腺春捲。 圖/肉料理‧福
烏骨雞貝系拉麪。 圖/肉料理‧福
黃金和牛咖哩。 圖/肉料理‧福
備長炭和牛刺身
備長炭和牛刺身。 圖/肉料理‧福
圖/肉料理‧福
將每日嚴選的黑毛和牛部位,以燒至發紅的備長炭迅速炙燒表面,鎖住肉質的鮮甜與油脂。入口時,礦物感十足的黑鹽凸顯出肉的深邃香氣,隨後以鰹魚高湯調製的橙醋與現磨山葵帶來酸與辛的清爽轉折,搭配茗荷與蔥絲,層次由濃至淡,像一段循序漸進的味覺樂章。
和牛乾貝塔塔
肥瘦適中的和牛切丁,與經昆布醃漬一夜的乾貝細丁交織,柔軟與彈性在齒間交錯。下層以鮮奶油與高湯融合蛋黃調製的特製白醬爲底,增添圓潤的深度,最後以最中餅盛裝,爲這道塔塔增添了令人莞爾的趣味與層次。
煙燻黑白切
煙燻黑白切。 圖/肉料理‧福
以臺灣夜市經典「黑白切」爲靈感,選用豬心、豬舌與肝連三個部位,經過各自的醃漬、蒸煮與舒肥,切片後施以糖薰與木屑煙燻,使每一塊肉都帶有獨特的溫潤層次。搭配醬油漬蛋黃,像是傳統的沾醬膏,卻在鹹香中引出意想不到的馥郁回甘。
炭烤和牛舌下叉燒
炭烤和牛舌下叉燒。 圖/肉料理‧福
選用牛舌根部帶筋且油脂豐富的部位,先以港式叉燒醬料醃製,再高溫蒸烤使肉質軟化,最後炭火收尾,鎖住鹹甜醬香與肉汁。初入口是熟悉的叉燒氣息,隨着咀嚼,牛舌獨有的韌性與濃厚風味逐漸釋放,配合優格冰梅醬與港式黃芥末,讓鹹甜與酸辛交錯出更爲立體的層次。
炭火炒牛心
炭火炒牛心。 圖/肉料理‧福
將牛心切塊後,以特製燒肉醬短時間醃製,回溫入味後置於特製籠內,以宮崎地雞燒手法在高溫炭火上快速翻炒,外層帶有明顯的炭香,內裡卻保持鮮嫩多汁。單吃能感受牛心的原始風味,沾取辣味美乃滋後,則增添一抹香辣的驚喜感。
金緗雞一夜幹
金緗雞一夜幹。 圖/肉料理‧福
嘉義金緗雞去骨後風乾一整天,不經任何醃製調味,直接以直火幹烤,讓雞皮脆裂、肉質緊實,釋放出更爲純粹的禽肉香氣。搭配新鮮玉米與酥炸玉米粒的生菜沙拉,爲濃厚肉香增添一絲甜脆與清爽。
褐毛和牛紐約客
來自熊本縣的褐毛和牛,又名赤牛,油脂較少卻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酸甜韻味。選用紐約客部位,僅以梅肉與蒜泥調製的特製醬料點綴,爲這塊帶有獨特酸度的和牛增添層次,使肉香在舌尖緩緩展開。
百月經產黑毛和牛
經產牛老饕、褐毛和牛紐約客(赤牛)、內橫膈膜。 圖/肉料理‧福
圖/肉料理‧福
來自飼養超過百月的經產黑毛母牛,肉質帶有時間沉澱出的濃郁風味,卻不顯油膩。依每日不同部位選擇最適切法與燒炙手法,佐以韭菜醃醬油或辣椒醬油,使肉的純粹香氣與調味的深度達到平衡,特別適合尋求更成熟肉味的老饕。
「肉料理‧福」以肉爲軸,卻超越了單純的料理表現。鍾佳憲讓日本和牛、臺灣肉品與多元技法在餐桌上交會,呈現的不只是風味,而是一種對時間、溫度與工藝的掌握。在這裡,火候被精確調控,菜單如同敘事,讓味蕾從清爽過渡至醇厚,完成一場循序漸進的體驗。這是一間屬於大人的餐廳——不求張揚,卻在細節中凝練出餘韻,讓每一次造訪都成爲一次重新認識「肉」的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由《TASTE 品味志》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