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任保母退場有解?民團拋記點改累計制 北市社會局允研議

剴剴案震驚社會,引發不適任保母退場議題,北市議員陳賢蔚今邀民團、公部門討論。記者林佳彣/攝影

剴剴案震驚社會,引發不適任保母退場議題,北市議員陳賢蔚今邀民團、公部門討論。民團建議市府,空手保母可至託嬰中心培訓、收託環境可裝監視器、保母記點管理機制採累計制而非每年歸零,陳提議保母評鑑推薦平臺可建置標章認證。社會局說,目前廢止不適任保母登記並無法源依據,退準公是方式之一,也願研議記點累計制。

「研擬臺北市不適任托育人員(保母)退場機制座談會」,陳賢蔚認爲中央完成專法、法令修訂前,北市府不能沒有積極作爲,建議北市7+1精進計劃第5項保母評鑑推薦平臺,可給有心裝監視器、學習法制等保母相關標章認證,提供外界正向資訊揭露。

中華民國孕嬰童教保聯合總會長蔣叔融表示,透明化托育制度是今日重點,她認爲居家保母不適任就退場,比照託嬰中心的限改、退準公、開罰、停辦等機制。

蔣說,曾向提議空手保母應在託嬰中心服務、甚至實習,衛福部社家署卻不願意。她提及今年特殊狀況,首次出現託嬰中心、居家保母所託育孩子數均爲一比一,家長現在傾向將孩子送至監視器管理透明化的託嬰中心,未來恐使無實務經驗的空手保母增加,建議社會局可讓空手保母至託嬰中心培訓、累積經驗。

臺北市託嬰協會理事長武筠嘉指出,居家、機構畢竟不同,後者具監視器等規範,反觀居家保母都沒人看到,「小動作久了,就會變成大動作,人的情緒累積後爆發,通常都會是出人命的大事」,建議收託環境可有監視器設備。另提及,許多機構相當委屈,明知有些保母不適任,礙於無新血加入、人力不足,只要不出大事就把他們留着。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分享3個不適任狀況,一名保母的托兒受傷事件頻傳,如腦傷、骨折、瘀青等,基金會雖認爲不適任,卻因權責無罰裁處;也有保母稱餵食害童受傷,非大錯、無兒虐就不會被退場;有位保母找各種理由推託,造成基金會訪視都遇不到人。建議社會局保母記點管理機制採累計制,而非每年歸零、罰不到。

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說,現行規定超收、限改3次就退準公,退準公對保母是一種殺手鐗;保母系統、託嬰系統均爲中央權責,兩者資訊無法互通,若能流通,有助於雙方知悉保母狀況。

社會局補充,空手保母僅爲暫時未收託孩童,不一定爲無經驗保母,目前託嬰中心人員進出尚需依中央規定管控;北市自有保母記點管理機制,將與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研議,提高管理強度;居家保母安裝監視器,社會局6月底將邀集專家學者、團體、保母代表等共同討論,蒐集各方意見;至於7+1精進策略平臺揭露,社會局將持續研議。

北市議員陳賢蔚今辦「研擬臺北市不適任托育人員(保母)退場機制座談會」,邀集民間團體、公部門討論。記者林佳彣/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