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了 醫曝腦血管退化4警訊:中風失智跟着來

醫師提醒早上醒來會頭暈、記性變差,都可能是腦血管退化的警訊。(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年齡增長,你是否偶爾早上醒來會頭暈、下午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晚上淺眠容易醒?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這可能不是單純變老,而是血管退化的警訊,應及早啓動「預防模式」,從飲食、睡眠與運動等6方向來改善,若置之不理,會增加未來腦中風或失智的危機。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血管的退化從年輕就悄悄展開,長期的高血壓、血糖過高、熬夜、缺乏運動,會像鐵鏽一樣,一層層侵蝕原本光滑的血管內壁,當俗稱的壞膽固醇低的LDL,鑽進受損的內皮細胞,免疫系統爲了清除它,即會引起發炎反應。

張家銘表示,這些發炎反應會讓血管壁變厚、變脆、形成斑塊,斑塊一旦破裂,血流立刻被阻斷,也就是中風,而對於原本即帶有APOE4等與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基因的人而言,長期發炎反應,更可能增加未來失智的風險。

張家銘提醒,早上醒來常頭暈、下午注意力不集中、記性變差、晚上淺眠易醒等情況,都是腦血管老化警訊,若有上述4種情況,要及早啓動以下6個「預防模式」,幫助血管延緩衰老的速度。

注意血壓是否常常波動,抽血檢查時,觀察壞膽固醇(LDL)是否偏高、好膽固醇(HDL)是否偏低。

飲食秉持三低一高的大原則,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維。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是目前對腦血管最有保護力的兩大飲食型態。

熬夜會讓氧化壓力倍增,建議晚上11點前上牀、每天固定起牀時間、白天曬10分鐘太陽,幫助調節自律神經與恢復血管彈性。

彩色餐盤是抗發炎的秘密武器,紅番茄、紫茄子、綠菠菜、黃南瓜,這些食物富含多酚與抗氧化成分,有助減少血管發炎。

腸道產生的三甲胺氧化物會促進血管發炎,建議每天吃點益生菌與益生元,像是無糖優格、香蕉、燕麥、蒜頭,養好腸道菌,就能同步保護腦袋。

每天快走30分鐘或每週3次有氧加上阻力運動,能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修復神經,當血流通暢,思緒也自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