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楊右眼突失明 醫:全身血管在求救 腦中風機率增
秦楊右眼突失明,被診斷出「視網膜神經血管嚴重堵塞」。(圖/中時資料照)
55歲的本土劇資深男星秦楊日前右突失明,被診斷出「視網膜神經血管嚴重堵塞」,今再就診,確定沒辦法百分之百恢復。眼科醫師粘靖旻表示,從秦楊的病史可以看出現代人面臨的健康困境,包括無法睡好覺、癌症等問題,都是隱形炸彈;醫師張家銘則指出,這不是單純眼睛的毛病,而是全身血管在求救,發生眼中風的人,之後腦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好幾倍,平常就要用預防中風的標準來顧眼睛的血管。
眼科醫師粘靖旻在臉書指出,秦楊的案例突顯出被低估的眼科急症「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也被稱爲眼中風。眼中風分動脈、靜脈阻塞,靜脈阻塞會造成血液迴流受阻,導致視網膜黃斑部出血,引發黃斑水腫;動脈阻塞預後較差,一旦超過6小時,幾乎就是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粘靖旻指出,秦楊自述好多年沒辦法好好睡覺,同時罹患肺腺癌、骨刺、腸胃問題,這些健康問題,其實都在爲眼中風埋下伏筆。睡眠不足、熬夜易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血液變得黏稠,血管內皮功能受損,血栓形成的風險大幅增加;癌症腫瘤細胞會釋放促凝血因子,讓血液更容易凝固,而化療藥物也可能影響血管內皮,增加血栓風險,加上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讓身體如同等待爆發的火藥庫。
醫師張家銘則PO文指出,眼中風發作速度快到來不及反應,短短几秒,視力就如同拉下鐵門般瞬間消失,背後的原因常常跟高血壓、糖尿病、抽菸、房顫、腎臟病、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發生眼中風的人,之後腦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好幾倍,目前醫界還沒有一套完全統一的眼中風急救方式,但共識是發病後要比照腦中風,趕快急診,並進行血栓溶解治療。
張家銘建議,平常就要用預防中風的標準來顧眼睛的血管,血壓、血糖、血脂要控制好,少鹽、少糖、少油,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讓血管不那麼容易硬化阻塞。每天至少 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並戒菸限酒。
兩位醫師也都建議,若發現視力模糊、視野缺一角、眼前閃光或黑影,千萬不要等待或覺得休息一下就好,要趕快就醫檢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律不整或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