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狀況丟籌碼 學者:不利臺談判
日本首相石破茂力爭美國對日本零關稅,尤其撤銷日本車進口關稅,因此甚至不急於與美方達成協議。(路透)
中美談判確定雙方暫時降稅90天,淡江大學國際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此次談判雖有成果,卻不代表美中從此無貿易戰,未來的談判纔是真正考驗;淡大國際所所長李大中也以川普1.0爲例,即使雙方達成共識,也可能「說破局就破局」;藍委賴士葆則強調,中美談判可看出,以國家利益爲優先仍有機會談出好成果,「跪着談,人家就瞧不起你」。
針對中美貿易戰,黃介正表示,關稅只是兩大經濟體長期對抗競爭中的一環,接下來還要看其他面向,包括稀有資源、匯率、政府補貼等要如何去談。
中美談判是等雙方都同意降稅後,再就細節深入討論,黃介正直言,反觀臺灣對於可能的形勢判斷和功課都沒有做足,以致在不瞭解對方狀況下就丟出籌碼,無法採取不同的備案去跟對方談,處於談判的不利地位。
中美談判很快達成共識,李大中強調,這是很不容易的初步成果,之前大多數人都抱持悲觀,但此次中美相互降蠻大比例的關稅,可視爲雙方跨出善意的第一步。
美國財長曾說談判三部曲是先降溫、再談細節,最後是談判協議,李大中表示,目前中美確實往這方向前進,雙方貿易衝突升溫有多迅速,此次降溫也是一樣的戲劇性,但未來仍艱難。
賴士葆表示,中美快速達成協議,對全世界是利多,代表短期內經濟局勢可以穩定下來,且當初川普發動關稅戰,外界都認爲矛頭直指中國,全世界都在看中美兩國怎麼談,現在談出的結果也會成爲其他國家考量的標準。
他說,大陸對美談判據理力爭,日本首相石破茂立場也很強硬,現在看起來,以自己國家利益爲優先,態度夠硬還是有機會談到好的成果,反觀賴清德政府,「應該站在臺灣的角度去談判,人家纔會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