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國中食物中毒案禍首是茄子?毒物專家有異議:不像細菌病毒

臺北市衛生局共採廚師快部手套檢體2件、環境檢體2件、嫌疑食品檢體3件。(北市衛生局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臺北市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發生疑似中毒案,疾管署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衛生局則懷疑是茄子中的龍葵鹼造成。毒物專家指出,龍葵鹼會出現在發芽的馬鈴薯上,茄子也含有微量的龍葵鹼,屬於天然毒素,但茄子中的龍葵鹼非常微量,通常煮熟就會破壞,可能性不高。過去經驗顯示,有些食物中毒會找不到原因,接下來的重點在觀察個案症狀、檢驗報告。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1日指出,初步瞭解個案最多症狀爲發癢,無人腹痛、腹瀉,研判不像細菌、病毒引起。北市衛生局則推測,可能是午、晚餐都吃到的茄子中的植物毒素「茄鹼」,導致中毒。

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分析,茄鹼就是龍葵鹼,會出現在發芽的馬鈴薯上。民衆買來馬鈴薯,回家後必須放在涼爽的角落,不能曬太陽,否則就會產生高濃度的龍葵鹼,這是天然的毒素,是植物的自我防衛機制,爲了防止蟲害所產生。

顏宗海說,龍葵鹼中毒的症狀,一開始是嘴巴麻痹、噁心、嘔吐、肚子痛,嚴重者則會呼吸衰竭或休克。由於龍葵鹼具有苦味,大多數人吃到就會馬上吐掉。茄子中和有非常微量的龍葵鹼,煮熟後通常就會被破壞,因此他認爲,由茄子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高。

至於細菌或病毒,則會導致腸胃道症狀,民衆會上吐下瀉,因此顏宗海評估,此次的中毒案也不像是這兩者所引起。食物中毒除了天然毒素、細菌、病毒,還有化學物質(農或清潔劑)、蛋白質,根據過去的經驗,一些食物中毒是原因不明的。此次案件仍有待觀察,包含學生們的症狀、醫院的檢驗報告、衛生單位的採檢報告,都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