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第三波調薪 落實「不同工不同酬」 臺大、新光表態了

臺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日(28)接受聯訪,迴應臺大不同工不同酬相關政策。(李念庭攝)

醫護人力短缺,爲提高醫護留任率,賴清德總統提出不同工、不同酬政策,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將積極響應,今年4月啓動第三波獎勵調整方案,針對住院醫師給予小夜、大夜獎勵;臺大醫院表示,目前正在研議不同工不同酬,優化薪資結構。

2025年健康臺灣全國論壇昨日(27)於臺北榮總舉辦,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會積極響應總統提出的「不同工不同酬」,去年6月起北榮率先每⽉加發內、外、婦、兒、急診的住院醫師6000元獎勵金,今年2月也調高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工作獎金。

今年4月北榮再啓動第三波獎勵調整方案,對象爲工作高風險、壓力大醫師。陳威明表示,針對婦產科主治醫師,如幫孕婦接生等,醫院針對小夜時段給予獎勵金4000元、大夜時段6000元,由醫院全額支付,不向產婦收取額外指定醫師費。

北榮副院長李偉強今日(28)補充說明,第三波調薪方案,針對內、外、婦、兒、急診專科住院醫師,獎勵金從每人每月6000調高爲8000元;泌尿科、骨科、神經內外科、麻醉專科等,面臨招收不易、工作負擔重的科別,也給予每人每月獎勵金3000元。

臺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日(28)表示,不同科別住院醫師,工作內容輕重度也不同,過去臺大針對負擔較重的住院醫師,比如外科,已給予較多薪水,對於內外婦兒急診住院醫師也有給予加給。目前臺大醫院暫無新的調整,但內部已在討論「不同工不同酬」制度,試圖優化薪資結構,由於薪資調整涉及各個醫療工作同仁,範圍很廣,還在研議當中。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認爲,要落實不同工不同酬,得先從健保支付制度做起,針對不同科別給予差異化「診察費」,如小兒科看一個病人耗時長,困難科別應提高診察費;以及區別困難及一般手術來覈定健保點數,如心臟外科、骨科較爲困難,應調高手術技術費給付;醫院方也要針對急、重、難、小兒科等缺人科別,在待遇上做調整,給予足夠獎金留任。

新光醫院今年5月起,將調升全院輪值三班護理人員薪資6.5%,純白班、月休八天起薪爲5.1萬元,加上留任獎金及單位績效獎金,白班護理人員薪資平均可達6萬3300元。

新光醫院指出,目前雖無新的不同工不同酬政策,但院內外科住院醫師薪資原本就較高,跟着主治醫師上刀、下刀後臨牀業務執行等,超過工時都可以報加班費,醫院依照勞基法全額給付,外科平均薪資比內科高20%以上,每月平均高至少2萬元。由於外科、艱難科別醫師較缺人,醫院還會發放人力不足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