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規範層層加碼 釀成充電寶之亂

近日大陸民航局頒佈新規,搭乘境內航班時,旅客攜帶的行動電源必須要有「3C」標章才允許帶上飛機,但因各地規範不一,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大陸民航局突然下達充電寶(行動電源)禁令,明令境內航班需有「3C」(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章才允許帶上飛機,一時間各機場滿坑滿谷丟棄的充電寶,被笑稱是另一波「以舊換新」刺激經濟。從飛安與電器安全考量角度,該政策理所應當,但隨之而來各單位「層層加碼」與分歧不一的政令標準,帶給民衆的是無所適從、滿滿問號,釀出這波「充電寶」之亂。

手機早是現代隨身必備物品,更與生活各方面深度捆綁。爲防止沒電,人手一顆充電寶是基本操作,但最近充電寶上不了飛機卻成了新煩惱。

事件源起稍早多家大陸知名充電寶品牌,出現自燃起火與供應鏈電芯偷工減料等情形,導致大陸民航局6月26日發佈緊急通知,要求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章與標章不清晰,或已被公告召回型號、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但政令下達後缺乏配套與統一規範,甚至各機場「層層加碼」釀成消費者的困擾。例如規範明定28日上路,但記者實測27日搭乘航班時,機場已提前實施,只能將疑有問題的品牌充電寶無奈丟棄,卻不見配套如保管、寄送措施。

部分向上加碼的機場更擴大檢查到旅客相機、無人機電池,無視電池可能具備其他國際認證或較早型號,形成只認3C標章的僵化標準,更傳出高鐵或可能比照機場檢查,許多民衆大呼吃不消。

這也引來大陸網友多番怨言,小紅書平臺上滿滿踩雷、避雷心得文。就有網友抱怨明明帶有3C標示,但機場人員都要刮刮看確保是真的,「多來幾次是否就不清晰、準備重買了。」

事實上,就連要買3C標章充電寶也成爲新難題。近日在電商消費也屢傳怨聲,買了不合意想退貨卻遭到快遞業者回復,充電寶因商品特性不給退貨,運氣好點則要求自備防火袋,出現各平臺、每個人的說法分歧不一,再度無所適從。更有傳言大陸官方可能還會有新規發佈,嚇得不少人直呼先縮手,免得有買不完的充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