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九問南方乳業
在騎士乳業成功闖關後,越來越多的乳企轉向北交所。近日,貴州乳業龍頭南方乳業收到北交所的審覈問詢函,涉及包括奶源供應鏈管理與控制、貴州省外拓展乏力、產能擴張的合理性等九大問題。南方乳業的IPO之路幾經波折,在上市政策收緊之下,2024年營收、淨利潤增長出現乏力,冠以“大盤藍籌”的難度加大。就在今年6月衝擊北交所的關鍵節點上,耿坤被任命爲南方乳業新任董事長,能否如願敲鐘,成爲耿坤的新命題。
營收增速放緩
南方乳業成立於2017年,是貴陽市農墾集團控股的國有乳企,主營業務爲低溫/常溫乳製品、含乳飲料,旗下擁有“山花”“花都牧場”等品牌。2024年營收18.17億元,淨利潤2.09億元,其中貴州省內收入佔比超90%。2022—2024年,南方乳業營收增速從14.6%降至1.4%,淨利潤增速從15.6%降至4.5%。
在北交所的此次問詢函中,南方乳業供應鏈管理與控制是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報告期內,南方乳業生鮮乳供應部分依賴控股子公司牧場和第三方牧場,其中控股子公司牧場、第三方牧場生鮮乳供應量各期佔比分別爲43%—49%、31%—44%。3家控股子公司牧場系南方乳業與前進牧業、恆鼎牧業共同投資經營,2024年均出現虧損。
同時,2022年末至2024年末,生鮮乳市場整體供給過剩,市場單價持續下降;2024年度公司生產性生物資產處置損益金額爲-4526.14萬元;報告期內,南方乳業常溫乳製品與常溫乳飲料產能利用率呈持續下降趨勢。北交所要求南方乳業詳細說明自有牧場與控股子公司牧場的經營情況、管理方式及差異,以及與合作方的合作背景和原因,並分析是否存在產能擴張過快、養殖水平和管理能力滯後等風險。
而此次南方乳業IPO募集的9.8億元資金中,將有4億元用於威寧縣南方乳業奶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4.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北交所要求南方乳業說明,募投建設項目的必要性,是否存在養殖規模擴張過快、奶源過剩或自產成本過高,以及營銷網絡建設成效不及預期的風險等。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2020年到2022年,國內各個乳企審批投入的項目,包括工廠新建、奶源建設等,在2020年下半年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但是投資有慣性,已經簽訂了合同,必須得執行,由於當時(南方乳業)對未來的市場預估樂觀,造成了投資的失誤”。
缺少明確競爭優勢
南方乳業的市場空間拓展情況,同樣受到北交所關注。報告期內,南方乳業於貴州省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0%;2023年在貴州省市場佔有率約爲67.84%。報告期內,儘管南方乳業積極開拓貴州省外市場及電商渠道,貴州省外收入及電商渠道收入持續增長,但2023年收購光大乳業19.99%的股權,2023年及2024年光大乳業持續虧損,報告期內南方乳業與光大乳業銷售金額僅爲46.84萬元。
北交所要求南方乳業說明,線上渠道、貴州省外線下渠道的拓展和銷售情況,期股權投資減值測算方法、過程,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結合光大乳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虧損的具體原因,說明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計提是否充分,在貴州省內的市場空間是否接近飽和,在貴州省外的市場拓展是否存在較大困難或障礙等。
宋亮表示,“對於一個區域性企業來說,在當地市場佔有主要份額是必然的,一定要深扎本地市場,在本地市場做透以後,再逐步向周邊市場進行延伸”。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表示,“企業要完成掛牌,就必須提交融資計劃,而繼續擴大產能是乳企唯一合理的融資目的,雖然缺少商業邏輯的合理性,卻是真實的結果。其經營風險不在於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而是企業缺少明確的競爭優勢,無法更好維護單一市場的競爭壁壘”。
根據北交所於2024年10月發佈的《發行上市審覈動態》,其要求發行人在報告期內充分披露創新特徵,同時對創新性提出量化指標,如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在3%以上,或最近三年平均研發投入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複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最近一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1500萬元以上;通常需擁有Ⅰ類知識產權3項以上或軟件著作權50項以上;通常參與制定過2項以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等。
報告期各期內,南方乳業的平均研發費用爲1094.47萬元,研發強度約爲0.63%,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報告期各期末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爲48人、47人、44人。公司尚未設立單獨的研發工時系統,供應鏈系統未區分材料領用的用途。
對於企業如何優化供應鏈管理以提升盈利能力、董事長更替是否影響戰略連續性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南方乳業發出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