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是抵禦中國入侵堅實屏障」 吳志中:95%高階晶片產自臺灣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說明,臺灣半導體產業是確保全球供應鏈安全與防範衝突升高的重要關鍵。(圖/外交部提供,下同)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日前接受法國主流媒體《巴黎競賽》(Paris Match)週刊專訪。該報導以〈我們的半導體護國神山,是抵禦中國入侵的堅實屏障〉爲題刊出。吳志中在訪談中闡述臺灣面對中國威脅的現實挑戰,強調我國憑藉民主韌性與科技實力,致力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而半導體產業已成爲全球安全與經濟命脈的重要支柱。

吳志中指出,中國軍機與艦艇頻繁侵擾臺灣周邊海空域,顯示北京正以軍事手段企圖改變區域現狀。「臺灣真正憂慮的是中國的全面入侵,我們始終主張維持現狀,拒絕被併吞。」中國所謂「和平統一」的敘事,其實是政治壓迫的包裝,意在迫使臺灣接受其「一中原則」,若拒絕順從,即以武力威嚇。

針對外界關注的「2027年入侵風險」,吳志中說明,該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百年,可能被習近平視爲政治里程碑。臺灣奉行「非今日政策」(Not Today Policy),透過強化國防建設與深化國際合作,讓中國永遠沒有發動攻擊的「好時機」。

吳志中認爲,臺灣防衛戰略建立於三大支柱,一是持續提升國防預算與威懾能力;二是深化與美、日、法、英、德等民主夥伴合作,維護印太和平;三是鞏固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推動科技與經貿夥伴關係。

在科技與經濟領域方面,吳志中指出,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全球穩定的戰略基石,全球約70%的半導體與95%的高階晶片產自臺灣,人工智慧運算晶片更幾乎全部由臺灣製造。「若世界失去臺灣,將失去全球供應鏈最關鍵的一環;若中國掌握臺灣的技術能力,將對民主國家構成重大威脅。」臺灣持續提升國防預算,目前已達GDP的2.5%,2025年將提升至3.3%,且以中長期目標達5%,展現強化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行動。

吳志中強調,法國是歐盟最具影響力的成員國之一,也是唯一具核武能力的成員國,雙方在半導體、能源轉型與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合作潛力深厚。臺灣將持續推動企業投資與文化交流,深化雙邊友誼與民主連結。

外交部表示,《巴黎競賽》創刊於1949年,是法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週刊之一,以深度報導、人物專訪與攝影見長,長期關注國際議題,在法語媒體圈具高度影響力,對歐洲及全球輿論皆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