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入選MSCI小型指數成分股 新應材亮燈攻1個半月高

新應材原以面板及半導體光學元件光阻材料起家,2018年轉型投入半導體先進製程,聚焦開發良率關鍵的微影(Lithography)特化材料,目前聚焦半導體先進微影製程、半導體光學元件製程、顯示器製程、Micro LED量子點材料等四大主軸,並於1月17日轉上櫃掛牌。

新應材2025年首季合併營收9.59億元,季增4.82%、年增38.64%,連2季創高,營業利益1.91億元,季增36.69%、年增達近1.17倍,創歷史次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創2.07億元新高,季增20.03%、年增20.08%,每股盈餘2.28元則創次高。

新應材首季毛利率、營益率「雙升」至39.05%、19.95%,分創歷史新高及次高,主要受惠半導體先進前段製程放量,帶動本業營運淡季逆強。業外雖受匯兌收益及其他收入減少影響,但利息收入顯著增加,使整體業外收益表現持穩去年第四季水準。

新應材4月自結合並營收4.02億元,月增23.34%、年增37.48%,連2月改寫新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13.61億元、年增38.34%,續創同期新高。隨着半導體特化材料維持穩健成長,今年營收目標維持雙位數成長、挑戰連5年創高,並看好2026年動能進一步增強。

新應材表示,公司持續投入半導體微影製程的特化材料開發技術,提供客戶高品質的多元產品。目前除了以光阻周邊特化材料爲發展基礎外,已成功開發深紫外光(DUV)光阻,可應用半導體微影製程及光學元件製程,目標成爲首家半導體光阻本土供應商。

因應客戶需求,新應材亦增加投資擴廠,臺南廠二期預期今年完成驗證量產,高雄廠二期亦於今年展開試產驗證,預計明年初正式量產。隨着規模經濟效益顯現,既有產品需求增加、新產品稼動率提升降低單位成本,看好將成爲下一波營運成長動能。

投顧法人指出,新應材在3奈米制程中已有多項產品導入量產,預期2025年將持續受惠3奈米制程需求增加。而2奈米將於下半年開始量產,新應材的洗邊劑(EBR)和底部抗反射層(BARC)已打入2奈米供應鏈,對錶面改質劑(Rinse)等產品用量將持續增加。

投顧法人看好新應材應用於先進微影製程的Rinse,將受惠3奈米制程需求增加,EBR與BARC跟隨2奈米制程於下半年量產,極紫外光(EUV)光罩層數提升將帶動耗材需求大幅提高,看好2025年有望賺達1股本、2026年迎大幅成長,將評等自「中立」調升至「買進」、目標價5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