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關稅風暴將至? 外媒曝:臺積電「底氣」十足
外媒看好臺積電握有的領先優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距離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對等關稅寬限期8月1日已進入倒數階段,然而臺灣至今尚未接到任何新關稅的通知,加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佈,將在2周內公佈關鍵的半導體「232調查報告」,且川普指出,半導體產品輸往美國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並再次點名臺灣,都讓身爲晶片出口國的臺灣繃緊神經。不過外媒報導強調,臺灣半導體產品在終端用戶市場的需求依然十分強勁。
美國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的報導中指出,關稅所帶來的影響仍然是衆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隨着8月1日的到來,以及其他關稅措施即將實施,全球經濟格局可能因此產生變化。
然而,關稅協議是否會對臺灣以及臺積電的半導體業務造成影響,目前仍存在許多疑問。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曾坦言,關稅政策雖存在不確定性與風險等潛在影響,但尚未看到客戶有任何訂單或行爲轉變。
美國總統川普在關於半導體關稅的最新談話中,再度特別點名臺灣,「我們將會製造很多晶片,許多來自臺灣以及其他地區的企業,都到美國投資設廠,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避免關稅」。
美國商務部半導體232條款的調查結果預計在2周內出爐。外界推估,不排除將會同時公佈半導體商品徵收新關稅的基準,預計半導體稅率恐25%起跳。
The Motley Fool的報導分析指出,關於關稅以及半導體產業,有幾個重要的關鍵點需要釐清。首先,目前半導體產品在美國的關稅政策中是被豁免的,而且晶片產品的用戶並沒有減緩購買的速度。
至於第2個關鍵因素,由於臺積電在晶片產業中擁有獨特的領先地位,因此在具備先進技術的晶片代工廠方面,其他企業所擁有的選擇相對有限。英特爾在先進製程的推出上遭遇困難,而三星則受到良率問題的困擾。這使得臺積電得以站穩先進半導體制造的頂端,併成爲輝達以及蘋果等科技巨頭的重要合作伙伴。
因此,這些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必須設法應對關稅帶來的影響,但這只是暫時的情況。臺積電正積極加速其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的計劃,以期能夠規避關稅,這將使美國客戶能夠避免任何針對外國商品的關稅。
報導同時指出,臺積電的看漲理由相當明確,那就是在未來的幾年內,臺積電的客戶將會使用更多的晶片,而且是越來越先進的晶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爲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