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茶業轉戰港股IPO業績增速放緩 砸6.66億打廣告頻涉虛假宣傳
長江商報記者張璐
多次衝擊A股未果之後,八馬茶業轉戰港交所。
近日,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主板掛牌上市。如果此次成功上市,八馬茶業將成爲繼瀾滄古茶(06911.HK)後的港股茶葉第二股。
據最新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八馬茶業累計營業收入超55億元,淨利潤達5.8億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及淨利增速均明顯放緩。
八馬茶業的研發佔比及高企的營銷支出一直備受詬病。報告期,公司的銷售費用佔總營收的比重超過三成,其中用於廣告與宣傳的開支合計達6.66億元,同期投入的研發費用僅2990.5萬元。
目前,我國茶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較高,但行業集中度仍處於相對較低水平,資本市場中茶葉上市公司也較爲稀少,尤其缺乏龍頭品牌茶企的引領。八馬茶業能否打破“有品類無品牌”困境?
超50%營收依賴加盟商
官網顯示,八馬茶業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全茶類全國連鎖品牌企業。主要從事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標準輸出及品牌零售業務,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品等相關產品。
據招股書披露,以2023年末茶葉連鎖專賣店數量計,八馬茶業在中國茶葉市場排名第一,擁有兩個茶葉精製生產基地:安溪、武夷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3年銷售收入計,八馬茶業在中國烏龍茶和紅茶市場排名第一。
儘管如此,八馬茶業的上市之路卻不是這麼“順暢”。早前,八馬茶業已數次衝刺資本市場,於2015年作爲“新三板鐵觀音第一股”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後於2018年4月從新三板摘牌。
2021年4月,八馬茶葉向深交所申請在創業板上市,後於2022年5月撤回申請,同年8 月,八馬茶葉提交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期間經歷一輪問詢,此後考慮到A股上市時間表存在不確定性,2023年9月正式撤回申請。
在中小板、創業板、深市主板接連失利,2025年,八馬茶業將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場。
從業績來看,據最新招股書,2022年—2024前三季度,八馬茶業營業收入分別爲18.18億元、21.22億元、16.47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66億元、2.06億元、2.08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從增速來看,八馬茶業的業績出現波動下滑。上述報告期,八馬茶業的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爲4.2%、16.7%、0.98%,淨利潤增幅分別爲1.8%、24.1%、12.6%。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及淨利增速均明顯放緩。
八馬茶業主要通過直營線下門店、加盟商、直營網店與電商平臺銷售產品。而茶葉銷售渠道普遍偏傳統,報告期內,八馬茶業線下渠道收入佔比維持在70%左右,線上渠道收入佔比維持在30%左右。
其中,向加盟商銷售產品的收入構成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報告期,八馬茶葉向加盟商銷售產生的收入分別爲9.12億元、10.73億元及8.19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50.2%、50.6%及49.7%。
但該板塊毛利率最低。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向加盟商銷售茶葉的毛利率爲46%,遠低於公司線下直接銷售78.2%的毛利率。
門店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八馬茶業於中國共擁有3498家線下門店,其中3224家爲加盟店,佔比92.17%。最新財報披露,今年1月10日,八馬茶業線下門店數量已增長至3501家。
加盟商數量如此龐大,八馬茶業如何做好加盟商的新增、退出、存續機制,如何保持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確保產品質量等,都是挑戰。
多次涉嫌虛假宣傳
迴歸到八馬茶業的模式,早在遞表深交所的招股書中,八馬茶業就曾明確,公司自主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鐵觀音以及部分巖茶,小部分茶葉爲自主分裝,而其他大部分產品都是定製採購。
通俗的講,八馬茶業與中國茶葉、瀾滄古茶以生產爲主的模式並不相同,其並非茶葉的生產者,而是“搬運工”,公司不參與生產、包裝環節,僅承擔採購和運輸的成本。也因此,八馬茶葉並沒有非常深厚的護城河。
據其公開的招股書數據,2019年—2021年,八馬茶業採購產品中定製成品茶佔比分別爲51.92%、47.42%和47.85%。佔比過半的茶葉採購量,也是資本市場質疑八馬茶業屬於零售業的重要原因。
此外,八馬茶業一直被外界詬病存在研發投入低,銷售及營銷支出佔比高的問題。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八馬茶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爲6.17億元、6.81億元、5.20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爲33.93%、32.08%、31.55%,均超三成。其中,用於廣告與宣傳的開支分別爲2.09億元、2.52億元及2.05億元,累計高達6.66億元。
同期,八馬茶業的研發費用爲822萬元、1162.1萬元、1006.4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爲0.45%、0.55%、0.61%,佔比不足1%,合計金額僅2990.5萬元。因此,業內人士也表示,八馬茶業或許是用錢“砸”出來的茶業品牌。
除了研發與營銷力度不對等以外,八馬茶業還頻頻涉嫌虛假宣傳。
據報道,2018年,八馬茶業在公司網站首頁宣傳其產品爲“2018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用茶”,並在網站“招商加盟”頁面中展示出了一份“博鰲亞洲論壇授權書”。同年9月份,博鰲亞洲論壇在官微發佈聲明,斥責八馬茶業存在虛假宣傳,僞造授權書的情況。最終,八馬茶業向博鰲亞洲論壇鄭重道歉,並進行賠償。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曾披露,2018年—2021年,公司涉投訴、舉報113起,其中虛假宣傳63起,質量問題23起,其他(產品執行標準、售假、超範圍經營等)27起。
在黑貓投訴等網絡投訴平臺上,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八馬茶業屢遭質量安全問題投訴。有不少消費投訴稱“八馬茶葉茶餅泡完發藍”“京東八馬茶葉禮盒發黴長毛”“熟茶裡面有頭髮、菸頭”等。
中國是茶葉大國,在茶葉消費量、種植面積、總產量方面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4月,中國的現存茶葉相關企業數量達到163.8萬餘家。茶企數量雖多,規模卻普遍較小,產品同質化較嚴重。基於茶葉市場現狀,八馬茶業致力於講述百年茶的文化故事,成效尚不明顯。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