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四圍繞”打好高質量充分就業“組合拳”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安徽省亳州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就業服務窗口前移、服務下沉,讓就業服務真正走進居民“家門口”,爲羣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截至2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222人,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圍繞政策領航,錨定就業“航向標”。亳州市精準發力,深入貫徹實施《亳州市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措施》《亳州市推進全民創業打造創業型城市十條扶持政策》等政策措施,創造更多高附加值、高質量的就業崗位。針對城鎮新增就業、企業吸納見習情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等重點任務,開展常態化指導,確保全市就業工作一盤棋,統籌有序推進。
圍繞體系優化,織密就業“保障網”。以社區“三公里”範圍內的勞動者和小微企業爲重點服務對象,亳州市全力打造“三公里”就業圈信息平臺,直擊轄區就業困難羣體就業不充分以及市內勞動用工信息不對稱問題。截至目前,“三公里”就業圈信息平臺已吸引1.6萬家次企業入駐,累計提供崗位達9.6萬個,成功實現就業1.18萬人。
圍繞供需對接,搭建就業“連心橋”。亳州市常態化開展“2+N”招聘活動,在鄉鎮,“招聘進鎮村”活動讓就業服務深入基層;在高校,“就業進校園”活動爲大學生求職提供便利;在商場,“就業招聘長廊”拓寬就業信息傳播渠道;在廣場,“就業夜市”爲求職者和企業提供別樣的交流平臺。已組織“2+N”各類招聘活動238場次,累計服務企業4090家,達成就業意向4.56萬人。
圍繞補貼扶持,注入就業“新動能”。2025年以來,亳州市持續加大就業補貼政策扶持力度。全市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1239個,發放補貼157.11萬元,助力青年羣體積累工作經驗;爲85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髮放一次性就業補貼25.5萬元,鼓勵高校畢業生積極投身就業市場;開發公益性崗位40個,發放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1871人,共計617.21萬元,切實幫助就業困難人員解決就業難題。(楊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