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烈慈善協會公佈學藝競賽評選結果
不論是題材或媒材,今年繪畫類國中組作品皆較往年多元且技法成熟,令評審老師驚豔不已。圖/教育事業部提供
中華安得烈慈善協會今公佈「第十屆學藝競賽」評選結果,經過兩階段審查,從2161件參賽作品中選出136件優秀作品,主辦單位將於11月22日在臺北中正紀念堂頒獎,邀請得獎學生與家人出席,分享榮耀時刻。完整得獎名單已公佈於協會官網。
協會執行長羅紹和指出,學藝競賽自創辦以來,持續爲偏鄉學童及弱勢家庭孩子打造展現自我與發揮創造力的平臺,十年間比賽項目由繪畫、作文擴展至書法,參賽人數逐年增加。他強調,透過比賽,不僅能讓孩子找到自信與成就感,更有助於啓發人生方向。他也期許未來持續擴大比賽影響力,讓更多孩子在繪畫、作文與書法領域深耕,開拓視野。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參賽的作品包括繪畫類1461件、作文類272篇、書法類428件,繪畫類分國小中年級、高年級、國中、高中四組,作文類與書法類分國小、國中、高中三組,並依組別評選出59件繪畫、38篇作文、39件書法等136件優秀作品。
作文類評審強調,寫作最重要的是「真誠」,只要能扣合題旨,真實表達內心所想,不需過度雕飾,即能獲得佳評。但仍有不少學生直接抄寫網路資料,未經思考轉化,就像是「AI生成」般缺乏情感。評審提醒,寫作的價值在於「獨立思考」,正因人類能將真實經驗化爲文字,作品纔會有血有淚、有溫度,「AI時代來臨,人類更應好好學寫作」。
繪畫類評審觀察,今年作品最大特色是「反思」。有人透過墨色處理與虛實空間轉換,展現深沉思索,有人描繪隔代相處的日常,也有人嘗試在畫作中尋根。今年在題材、媒材與技法上皆較往年多元,作品涵蓋大自然景物、喜愛的動漫人物等,展現「數位原生代」無拘無束的想像力。不少學生挑戰在宣紙上創作,因其不易掌控,更顯現創作者的高超技巧與勇氣。
書法類評審則指出,與前兩年相比,今年作品除了延續碑體多樣化的趨勢,還出現使用金色、白色、藍色等特殊顏料及深色底紙的嘗試。評審直言,雖然特殊色彩與碑體能吸引目光,但也更考驗書寫者的功力。古語云「字如其人」,找到與性格契合的書體,往往能寫出更具韻味的作品。他們也提醒,書法不應侷限於筆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享受「快樂」,如此才能寫出真正動人的字。
爲了讓更多人欣賞優秀成果,主辦單位自11月22日起,將同步推出線上與實體聯展。136件得獎作品將於「聯合學苑」好作品專區完整呈現,並在中正紀念堂3樓藝廊展出至12月17日,期盼讓社會大衆看見孩子的才華與努力,進一步感受藝術與文字的美好。
今年書法類作品除了延續碑體多樣化的趨勢,還出現金色、白色、藍色等特殊顏料及深色底紙的嘗試。評審直言,特殊色彩與碑體能吸引目光,但也考驗書寫者的功力。圖/教育事業部提供
今年書法類作品也延續碑體多樣化的趨勢,評審直言,特殊色彩與碑體能吸引目光,但也更考驗書寫者的功力。圖/教育事業部提供
作文類評審熱烈討論參賽作品裡的精彩內容,有人把日常寫得動人真切,還有作品在結構鋪陳與用字遣詞上展現成熟筆法,令人讚賞。圖/教育事業部提供
作文類評審特別提到,今年有許多作品的字跡工整,部分字體更端正、漂亮到令評審不禁臨摹參考。圖/教育事業部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