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機器人盤前速遞丨智元、宇樹科技中標1.24億人形機器人大單;MIT團隊開發視覺深度學習技術!
【市場覆盤】
上週五(7月11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板塊聯袂上漲。截至收盤,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夏(589010)收漲1.82%,持倉股方面,星環科技領漲12.40%,寒武紀上漲5.82%,雲從科技上漲4.90%;機器人ETF(562500)收漲1.57%,中大力德喜提漲停板,瑞松科技上漲6.58%,江蘇雷利上漲5.59%,晶品特裝、瀚川智能、信捷電氣等漲幅超4%。當日交易金額11.93億元,顯著放量,居相同標的ETF首位;換手8.27%,市場交投火熱。資金流入方面,機器人ETF最新資金淨流入3.23億,遠超其他可比基金3億+;拉長時間線來看,近10個交易日內有7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6.60億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熱點要聞】
1.7月11日,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顯示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本次採購的項目總預算爲1.2405億元(含稅)。採購包1爲全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預算爲7800萬元(含稅),最終中選人爲智元機器人;採購包2爲小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算力揹包、五指靈巧手,預算爲4605萬元(含稅),中標人爲宇樹科技。
2.目前,FigureAI最新版本的人形機器人Helix已能在傳送帶上完成一小時不間斷的物流任務,展現出接近人類的工作效率與反應速度。據FigureAI創始人阿德科克透露,人形機器人已在公司內部承擔部分輔助性工作,如送水、巡邏等。他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將廣泛出現在日常場景中,數量或可媲美人類。
3.MIT研究團隊近日提出一種基於視覺的深度學習方法,僅需單個攝像頭即可實現對軟體及仿生機器人的高效運動與控制。傳統工業機器人依賴剛性結構和大量傳感器,難以適應複雜地形。MIT新系統通過“神經雅可比場(NJF)”技術,讓機器人從單幀圖像中重建自身三維形態與運動能力,實現高精度控制——關節誤差小於3度,指尖誤差小於4毫米。
【機構觀點】
華福證券認爲,端側AI部署與硬件配套全面落地升級中,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當前,手機、PC等傳統消費電子在AI賦能下,電池容量、散熱設計等硬件架構面臨需求重構。與此同時,AI的通用性使得硬件廠商可依託成熟通信模組和開源工具鏈,以較低的邊際研發成本,突破原有市場邊界,AI技術正從PC、手機等傳統計算中心向泛在的物聯終端溢出。
【熱門ETF】
機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場唯一規模破百億、流動性最佳、覆蓋中國機器人產業鏈最全的機器人主題ETF,助力投資者一鍵佈局中國機器人產業。
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夏(589010)是機器人的大腦,20%漲跌幅+中小盤彈性,捕捉AI產業“奇點時刻”。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有連雲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