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爭奪戰蔓延,微軟從谷歌挖走約24人

科技公司的“AI人才爭奪戰”戰火越燒越旺。

7月23日,據財聯社,微軟又挖走了更多谷歌深度思維(DeepMind)的人工智能人才。

據知情人士日前透露,近幾個月來,微軟已從谷歌深度思維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招募了約24名員工。

最新跳槽的是,谷歌Gemini聊天機器人的前工程副總裁阿馬爾·薩勃拉曼尼亞(Amar Subramanya)。他已經在谷歌工作16年,本週二在領英上表示已加入微軟人工智能部門,擔任副總裁。

而谷歌深度思維的聯合創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如今正親手“拆解”自己曾經創立的團隊。在出任微軟AI戰略負責人後,他已從此前老搭檔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領導的深度思維,挖走了超過20名核心員工。

薩勃拉曼尼亞和同事馬特·維洛索(Mat Velloso)均於上月離開谷歌,此舉促使谷歌對其AI業務組織進行重組,以試圖跟上OpenAI和Anthropic等日益受歡迎的初創公司的步伐。

從谷歌深度思維加入微軟的,還有工程主管索納爾·古普塔(Sonal Gupta)、軟件工程師亞當·薩多夫斯基(Adam Sadovsky)和產品經理蒂姆·弗蘭克(Tim Frank)等。

面對挖人,谷歌似乎比較坦然接受。一位知情人士稱,深度思維的員工流失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而且谷歌也從微軟挖走了數量相當的研究人員。

微軟挖角並非個案,全球科技巨頭正紛紛斥巨資爭奪人工智能頂尖人才。谷歌也豪擲 24 億美元,聘請了人工智能編程初創公司 Windsurf 的首席執行官和該公司其他員工。

這場挖角狂潮,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公司的內部危機所助長的,其中挖人動作最猛的當屬Meta ,OpenAI 首席執行官奧特曼上月表示,Meta曾向自己的員工開出 1 億美元簽約獎金。

Meta一週挖走OpenAI 8個研究員,還成功聘請 Scale AI 首席執行官 Alexandr Wang 和 GitHub 前首席執行官納特・弗裡德曼 (Nat Friedman),更是以超過 2 億美元的薪酬挖走了蘋果前傑出工程師、蘋果人工智能模型團隊負責人 Ruoming Pang。

扎克伯格最近在採訪中解釋說,最頂尖的人才不求管轄範圍或頭銜,而是資源和自由。對原始算力的渴望已成爲一個關鍵的招聘手段。扎克伯格說,能夠使用龐大的GPU集羣已成爲終極“硬通貨”,是吸引最優秀人才的戰略優勢。

有業內人士認爲,上億美元的薪酬包對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不過是“零頭”。如果被挖者能在人工智能人才戰中發揮關鍵作用,這筆投入就值得。科技公司常面臨“贏家通吃”的市場局面,他們更有必要全力以赴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