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不迷航!新北青年局「AI破浪者論壇」從AI技術到心理韌性 助力青年全面進化
▲新北市青年局舉辦「AI破浪者論壇」,邀請六位講者分享從AI技術到心理韌性的職涯新視角,橫跨AI教育、心理療愈、職涯發展領域,激發跨界思考能量。(圖/新北市青年局提供,下同)
記者張芳瑜/新北報導
AI世代來臨,工作樣貌快速改變,許多年輕人面對未來充滿焦慮與不確定。爲協助青年找到前進方向,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啓動《青年職涯領航計劃》,並於10月18日於板橋TPKA遠東通訊園區舉辦「AI破浪者論壇」。本次論壇以「AI × 心理韌性」爲雙主軸,集結六位跨界講者同場開講,包括AI教育品牌nuva創辦人林上哲、區塊鏈/AI 創業者李婷婷、數位轉型顧問尹相志,以及下午場的Vidamore 創辦人樑藝瀠(YY)、職涯發展師盧美妏與顯化創作者九粒,從AI應用、職涯策略到情緒覺察,帶領青年在巨浪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邱兆梅:AI破浪不只學技能,更要學會落地生活
「AI浪潮是時代的必然,但我們不希望青年只看到焦慮的一面。」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長邱兆梅指出,這次論壇特別以AI與心理韌性爲主軸,就是希望青年不只學會技術,更能面對變化、適應轉折。「青年局的角色,不只是提供工具,而是陪伴年輕人面對變化。」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認爲,AI時代最重要的不是害怕被取代,而是要學會不斷更新自己,找到學習的樂趣。
邱兆梅進一步說明,新北青年局的服務核心目標是「幫助青年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她說:「從『新北有課』到這次的『AI破浪者』,象徵青年培力從通識教育走向專業技能的深化。青年局不只開課,更要讓青年能實際運用,成爲未來產業的一份子。」
她坦言,青年局希望補上教育體系中沒有教的那一塊。「我們從很硬的課程像NVIDIA的AI證照、思科資安證照,到比較軟性的課程像專案管理、陌生開發、BD能力,都希望幫助青年真的具備職場會用到的技能。」不過這次論壇不只談技術,「我們特別設計上半場講技術、下半場講心理韌性,因爲我覺得學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在現實生活中落地』。」
談到現代青年的焦慮,她語重心長地說:「很多年輕人活在網路上,看到別人都光鮮亮麗、吃大餐、出國玩,就會覺得自己很差。但現實不是那樣。我希望他們能重新找回跟現實生活的連結,知道真正支持你的人,是你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而不是網路上的按贊數。」她補充說:「不管你學什麼,你的成就感都不應該來自網路上的views或share,而是你現實生活中的進步。」
▲青年局長邱兆梅指出AI浪潮不會停,但她相信只要願意學習,就能跟得上時代。
邱兆梅認爲當代青年面對的職涯發展已經不是過去的階梯式,如今受到AI的影響,原有的足以立基的地板隨時可能崩塌;但AI的浪潮不會停下,她鼓勵青年不要害怕變化,要知道人一定會跌倒,但重點是你要有信心,只要人沒倒下,就還有機會。」
林上哲:AI讓效率提升,但「品味」纔是被取代不了的實力
上午場「AI工具進化論」由nuva AI教育品牌創辦人林上哲開講,他開場便直言:「新時代的技巧不是AI,新時代的技巧是品味!」他認爲,AI只是加速器,不是終點。「AI幫你省時間,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拿來體驗人生。」他提醒青年,「學AI不是爲了被取代,而是爲了更好地生活。」
▲nuva創辦人林上哲強調「AI幫你省時間,但更重要的是拿來體驗人生」。
針對許多年輕人現在面臨的「效率焦慮」,林上哲在講座中分享:「AI確實能加速一切,但重點是你怎麼利用被節省的時間。」他以自身爲例,從廚師轉職成AI教育者僅花半年時間。「我以前在廚房每天都在切菜,後來用AI幫我列採買清單,我發現它能解放我的時間,讓我有機會去想人生的下一步。」
他也提醒青年,「在AI統治世界前,你能做的是把兩件事學好——溝通與串接。」他指出,AI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溝通能力與整合能力。「Prompt是一種溝通,串接是一種創造。當你能和AI合作、用它幫你完成任務,你就能變成創造者,而不是被取代者。」
▲林上哲呼籲青年做好溝通與串接兩件事。
林上哲面對AI不慌不亂、因爲他的初衷不變:「AI讓你多出時間去生活,品味纔是讓你不被取代的理由。」他希望青年能用AI節省重複性工作,把省下的時間拿去看展覽、旅行、體驗生活,「因爲真正的競爭力,永遠是人的深度。」
樑藝瀠YY:面對焦慮,先學會與自己和解
下午場以「AI時代的心理韌性」爲主題,Vidamore創辦人樑藝瀠(YY)從心理健康角度切入,談青年如何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保持內在穩定,YY指出,現代青年需要三個心理關鍵字:臣服、覺察、中心思想。她解釋:「臣服不是放棄,而是接受現實正在發生;覺察是觀察自己的情緒,不讓焦慮主宰行動;中心思想則是你在資訊洪流裡的錨點。」
▲YY樑藝瀠指出AI時代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焦慮。她鼓勵青年透過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方向。
她指出,心理韌性就是當你遇到混亂或焦慮時,能不能先回來「定錨自己心中正在感受到的是什麼」。她說:「不管是焦慮、嫉妒、比較心態都沒關係,更重要的是你要辨識出這些情緒,嘗試與它對話,再去決定你要怎麼迴應。」她強調:「心理韌性不好的狀態,就是當你遇到焦慮或嫉妒時,你就倒下或是抗拒它。但如果你能先hold一下,用比較舒服的狀態去反應,那纔是真正的韌性。」
YY也以自身經驗舉例,提到留學與創業初期的壓力:「那時候在國外念碩士,又剛創立品牌,生活、職涯、經營的壓力全都擠在一起。當我沒有好好去面對這些情緒時,就全部攪在一起,最後就爆炸了。」她說,這次經驗讓她更明白心理覺察的重要性:「能夠辨識焦慮,並和它共處,是讓人重新出發的關鍵。」
針對AI時代與心理療愈的關係,YY表示:「我們團隊目前以人本陪伴爲主,但我觀察到其他心理相關團隊已開始嘗試以AI輔助情緒支持服務。」她強調,科技與心理支持並非對立,而是互補的力量,「我樂見這樣的發展,因爲它讓更多人願意開始面對自己的情緒。」
▲Vidamore創辦人樑藝瀠以「臣服、覺察、中心思想」三步驟,引導青年面對焦慮與不確定。
YY認爲青年要在這個AI世代生存,要學會與不確定共處,她表示焦慮不是敵人,「而是提醒我們正在成長的信號」,當你能停下來、看見自己的情緒,就有機會重新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AI破浪者論壇:讓青年學技術,也學會面對變化的勇氣
本次「AI破浪者論壇」分爲上午「AI工具進化論」與下午「AI時代心法」兩大場次,從AI應用、職場策略、心理韌性到情緒調節,提供青年在科技與自我之間取得平衡的多重觀點。新北市青年局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讓青年同時獲得技術力與心理免疫力,在浪潮中也能穩健前行。
論壇當天吸引衆多民衆報名參與,不只聆聽講者分享,也現場向講者提問,互動熱烈。青年局同步於論壇中宣導「新北有課」與「青年職涯領航計劃」資源,從AI、電商、專案管理到創業課程,全方位協助青年接軌職場。邱兆梅強調:「AI的浪潮不會停,但我們希望新北的青年可以有能力面對,不要害怕變化,只要願意學習,就有機會跟得上時代。」這句話,也成爲整場論壇最具力量的註腳。